……
時已過半夜,月華如水,清冷地灑在鏡湖之上。
湖畔原本熙攘密集的人群,隨著時間的流逝,已變得越來越稀疏。
夜風拂過,帶來了幾分涼意與寧靜。
一些人尚有未竟的歸途,而另一些人則已走到了此行的終點。在每一個分岔的路口,都有相熟的朋友揮手作別,含笑約定著下一次的相遇。人生大抵亦是如此,漫漫長路,總有人會在中途離席。
對于江云帆和秦七汐而言,沿著這條湖畔小徑,也不可能一直走到天明。
鏡源縣本就不大,沒過多久,兩人便來到了江云帆先前泊船的地點。彼時因碼頭擁擠不堪,他便與楊文炳將船劃到了此處,尋了一片僻靜的空地登岸。
江云帆還記得,當時楊文炳被岸邊的景致所吸引,一番感慨,恰好勾起了他心中的記憶,于是那句“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便脫口而出。
也不知那位楊大少爺在震驚之下,又要如何消化,或是與何人分享了。
“秦小姐,我到地方了?!?/p>
江云帆停下腳步,指了指水邊靜靜漂浮的小舟,而后側過身,對秦七汐抱拳一禮,“夜已深沉,還請小姐早些回去歇息?!?/p>
“就到了嗎?”
秦七汐尚有些恍惚,心中涌起一陣悵然若失。
今夜能與江公子同行這一段路,于她而言,已是天大的幸運。至少,那個一直想見的人,終究是見到了。
至于起初說好的探討詩詞,盡管全程一字未提,但秦七汐心里卻無比清楚,從“半江瑟瑟半江紅”到“東風夜放花千樹”,從“接天蓮葉無窮碧”再到“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他腹中的錦繡華章,若要一一探討,恐怕窮盡整夜的時光也遠遠不夠。
相聚,終有離散之時……
“那……望公子一路安順?!?/p>
小郡主緩緩抬起頭,纖纖玉指主動將斗笠的垂紗分開,輕巧地盤于帽檐之上,露出那張清麗絕塵的容顏。
她就這般靜靜地看著江云帆,清澈的眼眸中閃過一絲遲疑與掙扎,但很快,那絲猶豫便被一股莫名的勇氣所取代:“不知明日,我可否還能到秋思客棧尋你?”
秦七汐深知,身為女子,說出這般主動邀約的話語,實在有失體統(tǒng)。
但她不得不說。因為萬燈節(jié)一過,鏡湖文會便也隨之告終。按照原定的行程,王府樓舫很快便要啟程返回懷南城了……
在此之前,她還想再多見江云帆一次。
或者,還能再爭取一下……
聽到她這番話,江云帆倒是陷入了短暫的沉默。
能否到客棧尋你?
這完全就是一個讓人無法拒絕的問題。
秋思客棧,那可是客棧,營業(yè)場所,只要客人愿意來,就沒有拒絕的道理。
但秦七汐這話的目的,顯然不為客棧,而是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