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這些線索,如同磁石般指向“心象中心”。它表面光鮮,內里卻似乎編織著一張連接著學術、資金、藥物、以及“渡鴉”核心成員的巨大網絡。它不像韓東明那樣激進和暴露,更像是一個負責“孵化”、“篩選”和“供養(yǎng)”的現代鴉巢。
“這里很可能就是‘渡鴉社’在現代的掩護殼和運營中心!”老張看著分析報告,聲音帶著壓抑的興奮,“那個‘頭鴉’,說不定就藏在這里面!”
陸時卻更加謹慎?!安灰虿蒹@蛇。這個中心比韓東明要狡猾得多,法律手續(xù)齊全,表面活動合法。沒有確鑿證據,我們根本無法采取行動?!?/p>
他下令,對“心象中心”進行最嚴密的外圍監(jiān)控和情報收集,包括:
·物理監(jiān)控:24小時監(jiān)視其公開辦公地址和那個空中花園會所,記錄所有進出人員。
·網絡監(jiān)控:嘗試滲透其內部網絡(需極高級別的審批和技術手段),至少對其公開網絡活動和主要成員的個人信息進行深度挖掘。
·人員滲透:考慮派遣合適的臥底人員,嘗試以學員或合作者身份接觸該中心。
與此同時,醫(yī)院傳來關于蘇曉的最新消息。在持續(xù)的心理干預和藥物調整下,蘇曉的記憶似乎出現了松動的跡象。她不再是單純地劃刻符號,而是在一次深度催眠中,斷斷續(xù)續(xù)地描述出一個場景:
“很多……鏡子……不是平的……是彎的……像山洞……光在轉……有人在說話……聽不懂……很古老……還有……鳥叫……不是真的鳥……是機器發(fā)出的聲音……”
彎曲的鏡子?旋轉的光?古老的語言?模擬的鳥鳴?
這描述,與調查到的維爾貝克家族鏡廳技術,以及“渡鴉社”可能進行的融合了古老儀式的現代實驗,驚人地吻合!
蘇曉的記憶碎片,正在一點點拼湊出那個恐怖儀式現場的細節(jié)。而她提到的“彎曲的鏡子”,也讓陸時更加確信,“心象中心”那個私密的空中花園會所,內部極有可能設置了復雜的鏡面裝置。
案件的拼圖,正在逐漸合并。歷史的“渡鴉社”,現代的“心象中心”,韓東明的瘋狂實驗,蘇曉的噩夢記憶……所有這些線索,都指向一個隱藏在都市繁華背后的、正在進行著的黑暗計劃。
陸時站在辦公室窗前,望著遠處市中心那棟高聳入云的寫字樓。陽光照射在玻璃幕墻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在那光芒之下,某個頂層空間里,是否正進行著不為人知的“篩選”和“準備”?“頭鴉”是否正透過層層的偽裝,冷靜地觀察著這座城市,尋找著下一個“完美容器”?
對“心象中心”的監(jiān)控和調查,必須加快步伐了。與時間的賽跑,進入了更復雜、更危險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