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中,他細細描述了在總督府的生活,也捎去了對父母弟妹的思念,并告知了過年不歸,年后即去京城的消息。
隨著年關將近,往日里清凈的總督府,開始變得車水馬龍,熱鬧非凡。
一艘艘官船停靠在江寧府的碼頭,一輛輛馬車絡繹不絕地駛向總督府的大門。
來者,皆是江南道各府各縣的封疆大吏。
他們帶來的禮物,卻并非金銀珠寶、古玩字畫,而是一箱箱、一擔擔極具地方特色的土特產(chǎn)。
松江府的棉布,蘇州府的絲綢,湖州府的毛筆,徽州府的墨錠……琳瑯滿目,卻無一不是尋??梢娭?。
而與這些土特產(chǎn)一同被送進總督府的,還有一卷卷厚厚的,記錄著各地今年錢糧稅收、民生吏治的政績考評。
這些人,或是林瀚文一手簡拔的知府,或是曾受他舉薦之恩的布政使、按察使。
整個江南道,十停的官員里,倒有八停,自認是“林黨”門下。
他們來,名為拜年,實為述職。
林瀚文的處理方式也頗為有趣,土特產(chǎn)照單全收,分發(fā)給府中下人當年貨。
而那些政績考評,他則會一一仔細審閱。
在接見眾人時,或褒或貶,或提點或敲打,盡顯一位方面大員的威嚴與手段。
在這場盛大的“拜年”中,林瀚文做了一件讓所有人都感到意外,卻又覺得理所當然的事情。
他將陸明淵,正式引薦給了所有人。
“諸位,這位是陸明淵,我新收的弟子。”
“今年周歲十一,中了浙江省的鄉(xiāng)試,已是舉人!”
簡單的介紹,卻在人群中掀起了驚濤駭浪。
一眾身著緋色、青色官袍,早已在官場中浸淫多年的大人們,臉上都寫滿了難以置信的震驚。
十一歲的舉人?
林部堂唯一的親傳弟子?
這兩個身份疊加在一起,所代表的分量,足以讓在場任何一位知府、布政使都不敢有絲毫小覷。
他們都是在官場摸爬滾打了半輩子的人精,幾乎在瞬間就想通了其中的關竅。
林部堂膝下無子,如今收下這么一位驚才絕艷的少年為徒,其用意不言自明!
這位陸明淵,便是林部堂未來的延續(xù),是整個江南官場未來的核心!
震驚過后,便是熱切。
“原來是陸小友,久聞大名,今日一見,果然是人中龍鳳!”
“陸公子小小年紀便有如此成就,將來前途不可限量??!”
“我那犬子若有陸公子一半的才氣,老夫做夢都要笑醒了!”
一時間,各種贊譽之詞如潮水般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