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jiān)軍,代表的是朝廷,是天子耳目。
他的突然到來,毫無預兆,絕非尋常。
韓大同迅速收斂了臉上的焦慮,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的神情恢復平日的沉穩(wěn)。
他整理了一下因為煩躁而有些散亂的甲胄和戰(zhàn)袍,對趙德昌沉聲道:“走,隨我出去迎接?!?/p>
趙德昌也立刻挺直了腰板,將所有的情緒壓下,恢復了軍人應有的冷峻。
兩人一前一后,大步走出正堂。
門外,一輛裝飾簡樸但透著威嚴的馬車已然停穩(wěn),幾名身著宮中服飾的隨從肅立兩旁。
車簾尚未掀開,但一股無形的壓力已經彌漫開來,讓衛(wèi)所門口的守衛(wèi)們都下意識地屏住了呼吸。
韓大同和趙德昌在臺階下站定,躬身行禮,齊聲道:
“末將韓大同,趙德昌,恭迎監(jiān)軍大人!”
車簾被一名小太監(jiān)輕輕掀開,一名面白無須、身著緋色蟒袍的中年太監(jiān),彎著腰,緩緩踱步下車。
他臉上帶著一種長途跋涉后的疲憊,但那雙細長的眼睛里,卻精光內斂,掃視過來時,讓人感到一種無形的壓力。
劉監(jiān)軍目光在兩人身上緩緩掃過,嘴角牽起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入二人耳中:
“韓將軍,趙軍侯,不必多禮。雜家奉旨前來,往后這衛(wèi)所軍務,還需二位鼎力相助。”
他的語氣平和,卻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穿透力,尤其是“奉旨前來”和“軍務”幾字,微微加重,讓韓大同心頭一緊。
“監(jiān)軍一路辛苦,請入內歇息,末將已備下薄酒為監(jiān)軍接風?!?/p>
韓大同側身讓路,姿態(tài)放得很低。
劉監(jiān)軍擺了擺手,并未立刻移動腳步,反而抬頭望向遠處暮色中連綿的群山,似是隨意地問道:
“咱家方才在來的路上,似乎聽到二位在商議軍情?可是關外戎夏又有異動?”
韓大同與趙德昌心中同時一凜。
這太監(jiān)耳目好靈!
方才節(jié)堂內的爭論,竟被他聽去了些許?
韓大同連忙躬身,謹慎地回道:“回監(jiān)軍,并非戎夏異動。是末將麾下一支突襲隊伍,日前深入黑風嶺,逾期未歸,臣等正在商議是否派兵接應?!?/p>
“哦?未歸?”
劉監(jiān)軍轉過頭,那雙細長的眼睛看向韓大同,帶著探究的意味,“是哪位將軍麾下的精銳?竟讓韓將軍與趙軍侯如此掛心?”
趙德昌上前一步,抱拳道:
“回監(jiān)軍,是末將麾下新任百夫長,王戩。他此前屢立戰(zhàn)功,曾率部焚毀戎夏糧草,擊潰其左翼,于軍中有‘悍卒’之名。此次深入,必是發(fā)現了重要敵情,末將以為,當立刻發(fā)兵接應,以防不測!”
他故意點出王戩的功績,希望能引起監(jiān)軍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