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隊最后,是兩輛裝載著箱籠行李、香燭供品以及幾日齋戒所需之物的輜車。
每個主子身邊都帶了一兩個隨身伺候的嬤嬤和丫鬟,只有宋今瑤是帶了三人。
隨行在馬車左右兩側(cè)的護衛(wèi)家奴是燕北宸安排的,各個穿著短打,魁梧壯碩,腰間配著長刀。
燕府當(dāng)家主母,眾多女眷出行,陣仗自是不小。
馬車路過鬧市,避讓的百姓中突地有幾分騷動。
“快看,燕國公府的車!”
“聽說是府上各位夫人去法華寺給老太君祈福呢。”
“說是二夫人崔氏主張的,真是孝心可嘉!”
幾個穿儒衫的書生也在那議論,嗓門故意拔老高。
“看見沒,這燕二夫人出身崔氏一脈,乃是真正的清流世家嫡女,果然最知孝道?!?/p>
“就是,比某些只會耍刀弄槍的強多了!”
“崔家出來的,就是懂孝義,國公府沒讓她主事真是虧了?!?/p>
“正是,崔氏家風(fēng)清正,女子亦知書達理,可不是某些人小門小戶出身能比的”
“當(dāng)真是心性高潔,堪稱女子典范?!?/p>
為首的馬車內(nèi),周氏聽得人群議論,氣得臉色鐵青。
那一句“某些只會耍刀弄槍的”說的不就是她嗎?
她將門出身,年輕時候的確只會些粗俗的東西,不懂女紅,可她萬萬沒想到,同為一家人,弟媳崔氏竟在去祈福路上,安排人傳播這種言論。
“聽到?jīng)],這群學(xué)子定又是崔氏派的人,不然誰又能知道這祈福是她主張的!”
“她這戲做得真是十足十,恨不得讓全京城的學(xué)子都來為她歌功頌德。”
周氏氣得大喘氣,心中明白,崔氏這是記恨著前些時日挨的那一巴掌,在這里尋她晦氣呢。
可偏偏老百姓議論,她還沒辦法制止。
“不過是借著祈福的名頭,行沽名釣譽之實,踩著我們國公府的臺階給她崔家臉上貼金,假清高的姿態(tài)倒是擺得比誰都足?!敝苁弦е齑?,臉色都有些被氣白了。
車內(nèi),嬤嬤見周氏當(dāng)真動了氣,緊忙勸道:“大夫人又何必在意這些呢,崔氏這么多年不都這樣嗎,她慣會給自己樹好名聲,您沒得把自己身子氣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