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沈長書的視線太直白,也或許察覺到周遭人看向自己的眼神太過怪異,崔玉窈難堪地低下頭,緊忙用袖子遮住半張臉,試圖把那掌摑的印子擋住。
此時,崔氏回頭看了眼,對崔玉窈的難堪不但未有任何勸慰和愧疚,反倒是嫌棄侄女太過于小家子氣,走路都不會抬頭挺胸。
嘴里又數(shù)落了聲:“你這含腰駝背的像什么樣子?帶你出門真是丟人現(xiàn)眼!”
聞言,崔玉窈又開始有眼淚在眼眶里打轉(zhuǎn)了。
心里委屈的厲害。
她也想挺直腰桿走路,也想有點儀態(tài),可這一抬頭巴掌印就暴露在人們眼前了,那么多人瞧她,她只覺得好難堪,臉上火辣辣的難堪!
宋今瑤自是看出崔玉窈被人瞧得不自在了,她雖不喜崔氏,但崔玉窈沒錯。
尤其是她這個歲數(shù)的人了,也不愿讓個小姑娘家臉上掛不住,便很自然地挪開了視線。
隨后,小聲朝著身后的阿蠻交代道:“你去馬車上取個面紗給崔小姐送去。”
她記得出門前白霜有往行囊里裝了兩條,正好拿出一條給崔玉窈用,免得那孩子頂個巴掌印面上難堪。
法華寺來往的香客很多都是京城來的富貴人家,這要是被人瞧了去,甭說崔玉窈回京后會被人嘲笑,就是燕國公府也容易被人非議。
“是,夫人,奴婢這就去?!?/p>
阿蠻應了聲,小快步跑回馬車,很快拿了條白色面紗回來。
只是大張旗鼓給崔玉窈送去,怕是崔氏又要責罰人,阿蠻心眼也多,裝作不經(jīng)意之間撞了崔玉窈一下,趁機把面紗塞到了崔玉窈手中。
崔玉窈先是一愣,直到察覺手中多個東西,低頭一看,瞬時滴下來兩顆淚珠子。
她跟在崔氏后面,崔氏沒回頭,倒也沒發(fā)現(xiàn)異常。
崔玉窈認得阿蠻是宋今瑤身邊的丫鬟,心下便明了,給她送面紗定是宋今瑤吩咐的。
她不著痕跡地朝著遠處的宋今瑤福了福身,表示感謝,這才把面紗帶在臉上。
面紗遮住了多半張臉,也掩飾住了崔玉窈所有臉上情緒。
她亦步亦趨地跟在崔氏身后,繼續(xù)往寺廟大門方向走,此刻的心情卻是極為不平靜。
姑母掌摑她,更是不在意她的難堪,而唯一在這個時刻,給她溫暖的竟然是宋今瑤。
說實話,她有些情何以堪的感觸。
想起姑母崔氏要陷害宋今瑤的計劃,崔玉窈眸光飄忽了一瞬后,變得異常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