剎那間,他周身的文心之力驟然向內(nèi)收斂,隨即以一種更加磅礴、更加包容的姿態(tài)擴散開來!
那浩然正氣并未消失,而是融入了更廣闊的天地至理,變得更加厚重、靈動,隱隱有演化乾坤、經(jīng)緯天地的意蘊!
立言境巔峰的壁壘,在這一刻轟然洞開!
他的文心境界,已然觸摸到了匠心境的門檻——
從單純的"輔佐王業(yè)",升華到了"開創(chuàng)格局"的更高層次!
他緩緩睜開雙眼,眸中再無迷茫,只有洞明世事的睿智與開創(chuàng)未來的決心。
"主公,諸位。"
荀彧起身,對著眾人深深一揖,
"彧方才失態(tài)了。"
他直起身,走到地圖前,聲音沉穩(wěn)而清晰:
"迎奉天子,確有大義名分,然其弊有三:其一,過早成為眾矢之的;其二,受制于朝堂舊制;其三,束縛我軍開拓手腳。"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后面精彩內(nèi)容!
"彧以為,當下之要務,不在于是否迎奉天子,而在于如何定義這個大義!"
他語出驚人,卻邏輯嚴密:
"曹操急于西進,看似搶占先機,實則將自己置于險地。袁紹豈會坐視?李傕、郭汜必做困獸之斗。我軍何不坐觀其變?"
"可明發(fā)檄文,斥責李郭,聲援勤王,既占道義制高點,又將曹操置于明處。同時遣精兵陳兵司隸邊界,名為策應,實為威懾。"
"待曹、李兩敗俱傷,我軍再以調(diào)停者身份介入。屆時,天子歸屬、司隸格局,皆可由我方主導?!?/p>
“即便天子暫居曹操之處,只要我軍實力足夠,這大義之名,也該由我們來重新定義!"
他這番話,已然超越了傳統(tǒng)的政治博弈,上升到了規(guī)則制定的層面。
郭嘉撫掌笑道:"妙極!文若此計,已得縱橫之精髓!讓曹操去火中取栗,我等來做個得利的漁翁!"
賈詡難得微笑地點頭:"此乃堂堂正正之陽謀。曹操明知是計,卻不得不往這個陷阱里跳。"
荀攸贊嘆:"叔父此議,既全大義之名,又得實務之利,可謂兩全。"
徐庶沉思片刻,也明白了其中深意:
"元直附議。如此既能避免過早樹敵,又能實質(zhì)參與司隸事務,確是上策。"
荀衍看著氣質(zhì)大變的荀彧,心中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