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葳正在出神,被這突如其來的問題嚇了一跳,連忙恭敬回答:“回老爺?shù)脑?,在下臨摹過王羲之的《蘭亭序》,顏真卿的《祭侄文稿》,也習(xí)過歐陽詢的《九成宮醴泉銘》?!?/p>
“哦?”皇帝挑眉,“難怪筆力如此老道。不過,我看你這百壽圖中,有些字的寫法頗為新奇,不全是古法?!?/p>
洛葳心中一驚,沒想到皇帝觀察如此細(xì)致。
那些特殊的寫法確實(shí)是她自己的創(chuàng)新,本以為不會有人注意到的。
“在下認(rèn)為,書法一道既要師古,也當(dāng)有所創(chuàng)新。所以嘗試著將古今筆法融會貫通,讓老爺見笑了?!?/p>
皇帝點(diǎn)點(diǎn)頭,不再說話,心中對這少年的欣賞卻又多了幾分。
約莫過了一個時辰,老師傅終于將重新裝裱好的百壽圖取了出來。
這次的裝裱比之前更加精致,畫軸也換成了上好的紫檀木。
“公子看看可還滿意?”老師傅笑著將畫卷展開。
洛葳一看,何止是滿意,簡直比原先的裝裱好了不知多少倍。
她正要道謝,卻見皇帝的隨從已經(jīng)搶先一步付了錢,而且給的是足足一錠銀子。
“這、這太多了……”洛葳急忙道。
皇帝擺擺手:“多余的算是賠禮。天色不早,我們先行一步?!?/p>
說罷,不等洛葳再說什么,主仆二人就轉(zhuǎn)身步入漸漸小去的雨中,很快消失在巷口。
洛葳抱著重新裝裱好的百壽圖,站在裝裱鋪門口,望著皇帝離去的方向,心中五味雜陳。
今日這場意外,不知是福是禍。
雨后的街道清新如洗,夕陽的余暉灑在濕漉漉的青石板上。
洛葳深吸一口氣,抱著壽禮,踏著積水向侯府走去。
只是她不知道,在她身后不遠(yuǎn)處的巷口,皇帝駐足回望,眼中神色復(fù)雜。
“陛下,該回宮了。”隨從小聲提醒。
皇帝收回目光,輕輕點(diǎn)頭,轉(zhuǎn)身融入了熙攘的人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