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雖然不通,可人有腿啊?!?/p>
李長青目光炯炯的,身體微微前傾
“我想著,能不能咱們自己組織幾個人,開春后,不等路全干,就挑著擔子,走獵人踩出來的老山路,把咱們年前收的、還有開春頭一茬的好山貨,直接挑到鄰近的松江鎮(zhèn)或者撫松縣去賣!
那邊靠近林業(yè)局和鐵路,廠礦多,需求大,多得是有錢人,價格肯定比咱這山旮旯里等著供銷社來收要高出一大截!”
“走老山路?”
趙大山眉頭徹底擰成了疙瘩,放下獵槍,拿起煙袋鍋塞上煙葉
“那可不是鬧著玩的!山高林密,雪化了更滑,還有餓了一冬出來覓食的野牲口,咱們擔著百十斤的貨,風險太大了!一般人吃不了這苦,也認不準那七拐八繞、野獸走的路?!?/p>
“所以,這人得精挑細選,寧缺毋濫。”
李長青早就打好了腹稿
“得是絕對信得過的,而且身子骨結(jié)實得像小牛犢子,不怕吃苦受累,膽大心細,還得對山路熟,至少不能是路癡。
人不在多,個頂用的就行。咱們這支隊伍,就叫……趕山小隊,不干別的,就專門負責把咱小河村最好的山貨,用最快的速度、賣到價錢最高的地方去!
賺了錢,除了上交集體的部分和還本錢,剩下的,咱們小隊的人按出力多少、擔的風險大小來分!我敢說,肯定比在家干等著供銷社來收,掙得多得多!”
李守山忍不住插嘴,聲音帶著睡意和憂慮
“長青,這……這能行嗎?這不算……不算投機倒把?”
這個詞像塊巨石壓在很多老實巴交的農(nóng)民心上。
“爸,咱們這是給集體謀出路,賣的是咱村自己山里的出產(chǎn),咋能算投機倒把?”
李長青耐心解釋,語氣堅定
“王支書都支持咱們收山貨,為的就是讓集體多創(chuàng)收。咱們想辦法賣高價,集體才能多分紅,家家戶戶才能多分錢啊。
只要咱們賬目清清楚楚,不走邪門歪道,不坑蒙拐騙,就沒問題!這叫搞活經(jīng)濟!”
趙大山沉默地劃著火柴,點燃煙袋鍋,吧嗒吧嗒地抽著,辛辣的煙霧在狹小的空間里彌漫。
他渾濁的老眼在煙霧后閃著深邃的光,他跑山一輩子,爬冰臥雪,太清楚山里這些寶貝的價值,也更清楚被供銷社低價統(tǒng)購、被二道販子盤剝的無奈。
李長青這個想法,大膽,冒險,卻實實在在地切中了要害。他緩緩?fù)鲁鲆豢跓焼?/p>
“人選……你心里有譜了?”
“有幾個不成熟的想法,山叔您給把把關(gu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