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多年,皇后的記憶已經(jīng)模糊了。
也有可能是因為她過后其實(shí)并沒有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
所以婚約定下便定下了,這么多年,一直沒有人找上門來,便覺得當(dāng)年那個看起來好似受了巨大的打擊,已經(jīng)沒有多少精氣神的女人,已經(jīng)不在人世。
當(dāng)年的親事也是她頭腦一熱定下的。
不過這么多年來,皇后一直不重視太子的終身大事,其實(shí)暗地里有個不愿意告訴他人的原因。
她是想看看皇上究竟是不是真的能把他倆的兒子忽略得這么徹底。
最后皇上到底會不會給他們的兒子挑選一位賢良淑德,對他有幫助的太子妃。
皇后心里憋著一股氣,好像有一根緊繃的弦在和皇上斗著。
這種想法其實(shí)在很多人眼里就是幼稚天真。根本就還沒有弄清楚自己和皇上到底是什么身份。
歸根結(jié)底,皇后白長了這么大的歲數(shù),內(nèi)心還是一個十幾歲,只相信愛情的小女人。
但是皇后一直覺得自己是一位疼愛兒子的母親。
她不會做那種只逼著兒子爭搶皇位的人,她是想著讓周則做一個隨心所欲,能夠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和人的太子。
所以知道周時閱要娶的人,其實(shí)就是當(dāng)年跟太子定下婚約的對象之后,皇后就想著一定要給太子爭取一個選擇的優(yōu)先權(quán)。
只有太子說了,他并不想履行這婚約,不想要這姑娘,這姑娘才可以嫁給晉王,當(dāng)晉王妃。
皇后想起來,之前跟她說這個消息的人透露出太子最近心里似乎有了人,但好像這個人不是他能夠光明正大迎娶進(jìn)東宮的,所以太子殿下心里一直痛苦難受,看著讓人心疼。
對方故意引導(dǎo)著皇后的想法,讓皇后覺得太子是為了順從晉王,讓著晉王,才委曲求全,不敢去爭取心愛的女人。
皇后覺得自己心疼兒子了。
她要幫助兒子。
“則兒!以前母后也不知道,婚約是當(dāng)年給你定下的!婚書上說的皇子,指的本來就是你,不是周令!周令從小就讓人不喜,崔梨月怎么可能想把女兒托付給他?”
皇后緊緊抓著太子的手說,“所以,陸昭菱合該是你的太子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