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款辦公桌雖然氣派,但價格太貴了,我轉(zhuǎn)向老板問道:“有沒有更實惠些的款式?”
老板臉上的笑容淡了幾分,但還是領(lǐng)我們走到展廳另一側(cè),指了指幾套人造板材質(zhì)的辦公桌:“這些性價比很高,雖然不如實木的檔次,但質(zhì)量絕對可靠。”
我仔細(xì)檢查了桌面的封邊工藝:“三套辦公桌椅,再加一套接待用的茶桌,您給個實在價?”
老板拿著計算器按著,最后把屏幕轉(zhuǎn)向我們:“辦公桌椅帶文件柜,一套算您620,茶桌配五把椅子2680。這都是最低價了?!?/p>
張薇插話問:“這么便宜,能耐用嗎?”
我發(fā)覺她雖然做會計,但對買東西似乎并不在行,問的問題總抓不住重點。
老板一聽這話,臉色頓時不太好看:“我們開這么大一家店,還能賣次品給你?”
我大致摸清市場行情后,并不急著下單,借口說:“我們還有點事,待會兒再過來訂。”說完,便帶著張薇離開了這家店。
回到車上,張薇有些不解:“不是談得好好的嗎,怎么突然就走了?”
“貨比三家,懂不懂?”我一邊發(fā)動車子,一邊回答。
剛才我仔細(xì)看了那些辦公桌的做工,便宜是便宜,但質(zhì)量確實一般。
我也明白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還是多看看再說吧。
隨后我,車開到了二手市場附近,我正要找地方停車,忽然看見一輛小四輪拉著滿滿一車實木辦公桌椅從旁邊拐了進(jìn)去。
我立刻打起方向盤,順勢跟了上去。
“我們這是要去哪???”張薇還沒搞清狀況。
跟著小四輪在市場里七拐八繞,最后在一個角落的攤位前停下。
剛下車,就聽見攤主正跟開車的人聊天:“電商不好做啊,撐不下去就只能清了。”
我走上前看了看,桌椅大多是簡約風(fēng)格,只有些極輕微的使用痕跡。
老板見我感興趣,主動過來搭話:“看看吧,都是好貨。那家公司在園區(qū)里挺有名的,可惜沒撐住,用了不到兩個月,跟新的沒兩樣?!?/p>
我和老板談了談價格,比之前那家全新人造板的只貴了幾百塊,卻實實在在是純實木的。
“行,這車木頭我全要了?!蔽耶?dāng)即拍板。
隨后轉(zhuǎn)向張薇:“張會計,付錢吧。”
算下來,這筆買賣比買全新的實木辦公桌省了一千多塊。
搬最后那張寬大的辦公桌時,我朝張薇喊了句:“搭把手,扶這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