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之志·漢大將軍·姜維」
大概這個形象
「雖然現(xiàn)代網(wǎng)友老是嘴上調(diào)侃道:
就算你有天大的本事,只要沒上《出師表》就注定得不到重用!
事實上,姜維作為曹魏降將官拜大將軍督內(nèi)外軍事,這種話我們也只能當成笑話聽聽罷了?!?/p>
「作為諸葛亮北伐之志的繼承者,姜維足足北伐了十一次!」
「丞相也才北伐五次,而姜伯約足足十一次!」
哈基維,你這家伙!
精力這么旺盛嗎?!
十一次??!丞相才五次。
而你,姜伯約,才是真男人!
。。。
與此同時,天幕下的圍觀先輩們對于熟悉的三國,紛紛開口進行點評。
“此身獨繼隆中志,功成再拜五丈原!”
“九伐中原,以報先帝遺志,日月礪劍,為圖丞相厚恩?!?/p>
“姜維獨憑氣力高,九伐中原空劬勞。鐘會鄧艾分兵進,漢室江山盡屬曹?!?/p>
“北伐應該是看質(zhì)量而不是數(shù)量的,丞相五次北伐皆有勝在,每一次都在擴大戰(zhàn)果,姜維十一次不過徒傷國力罷了!”
“兄臺,你看得演義吧?”
“你這廝怎么罵人呢!”
“姜伯約北伐十一次,大勝兩次;小勝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敗一次,小敗一次??偟膩碚f還是勝多敗少,軍隊損耗也是魏重蜀輕?!?/p>
“呵!魏國多大地盤,人口國力豈能是蜀國相比的?難道蜀國不會因為戰(zhàn)爭導致國力衰退嗎?”
“魏國也打仗了,還是敗仗多,魏國就沒有損失了嗎?”
“你無理之談!”
“你無稽之談!”
“你才無稽!”
天幕下的古人們本來在各自發(fā)表著自己的見解,忽然就有人吵做了一團,眼看著兩個人越吵越兇,甚至都有掐架的架勢了,其他古人們紛紛讓位置給他倆作戰(zhàn)場。
你們繼續(xù)吵,別打擾我看天幕了。
「歷史上也留下了這樣的調(diào)侃:九伐中原姜伯約,默默無聞劉公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