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一敗涂地,堪稱南宋開國以來第一慘?。 ?/p>
別的不說,宋高宗完顏構(gòu)打了三十年,一會當(dāng)天子一會當(dāng)兒皇子、侄皇帝、臣皇帝的,損失都沒這么慘重。
韓侂胄錯了嗎?宋寧宗錯了嗎?
一心北伐的辛棄疾等仁人志士錯了嗎?
他們都沒錯,錯的是這個宛如東晉的宋朝!
財政疲敝,黨爭不斷,士心、民心、君心不一!
「辛棄疾病了。」
「一連串的打擊使他心力交瘁,此時的他只想回鉛山養(yǎng)老?!?/p>
朝廷追加龍圖閣待制、知江陵府,詔令未出臨安,又加兵部侍郎。
卻依然留不住辛棄疾的心。
廟堂急眼了,韓侂胄已經(jīng)被氣死了,辛棄疾要是不回來就職,那他們滿朝文武不就成了紹興年間害死岳飛的奸臣了嗎?
廟堂再發(fā)詔令,加樞密都承旨、知臨安府,不得怠慢,速任!
天幕上畫面悠悠一轉(zhuǎn)。
辛棄疾臥在病榻上臉色枯敗,窗外的烈日也被烏云遮蓋。
“廟堂來旨,辛稼軒何在?速來接旨!”
院外傳來了內(nèi)侍的高呼時,辛棄疾想要起身卻無力的癱在床上。
他扭頭望向窗臺,遙遠(yuǎn)的天際上似乎出現(xiàn)了一位二十三歲的少年郎,披甲執(zhí)劍,于萬軍之中悍勇無畏,如入無人之境。
“辛稼軒何在?”
“殺賊!”
“殺賊??!”
“殺賊?。。 ?/p>
公元1207年,開禧三年秋,辛棄疾于鉛山家中病逝。
身故之后,家無余財,僅留生平詩詞、奏議、雜著、書集。
南宋朝廷追贈少師,謚號“忠敏”。
四十年來北伐一場夢,辛稼軒在三聲“殺賊”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