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那些紛爭,并未消失,只是潛入深水?!?/p>
“直至漢武帝登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方才一統(tǒng)思想,定鼎乾坤。”
“自隋唐開科取士以來,多少寒門子弟憑經(jīng)義入仕?”
“天下秩序,皆系于此道。”
“宋時東華門唱名,方為俊杰。宋國富庶至極,黎民安于清貧而樂業(yè),此乃吾輩讀書人之極盛!”
方孝孺聲若雷霆,言辭激昂。
他目光如刃,直刺朱允通,神情儼然師長訓(xùn)徒,字句皆含責備。
朱允通并未低頭。
他耳中回響的,是昔日大哥所言,比此刻之語更為透徹的箴言。
心念電轉(zhuǎn),眼中驟然生光。
那答案,早已埋下。
他猛然抬頭,聲音清越如霜。
“方先生,自漢武罷黜百家,儒術(shù)獨尊,漢唐雄風,四海賓服。”
“然至宋世,豈真如您所言——百姓安貧樂道?”
“非也!”
“那是外患頻仍、戰(zhàn)則屢敗的屈辱!”
“君臣俯首,朝堂媚敵,昔日漢唐所傳之風骨,蕩然無存!”
“一群偽君子,高舉仁義大旗,實則結(jié)黨營私,排擠忠良,與帝王共謀打壓錚臣!”
“如此之宋!”
“或為文士之巔!”
“卻是民族之恥!”
話音未落,朝堂死寂。
方孝孺面色陡變。
更令人震駭?shù)氖?,朱允通接下來之語,不止令他變色,竟使?jié)M殿官員呼吸凝滯,背脊發(fā)涼。
那話語如刀,直剖人心,不留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