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國在林狐(齊地)打敗齊軍。
魯國攻打齊國,攻入陽關(guān)(齊地)。
魏國攻打齊國,打到博陵(齊地)。
燕僖公去世,他的兒子辟公即位。
宋休公去世,他的兒子桓公(名辟兵)即位。
衛(wèi)慎公去世,他的兒子聲公訓(xùn)即位。
周烈王四年(己酉年,公元前372年)?
趙國攻打衛(wèi)國,奪取了七十三個村鎮(zhèn)(鄉(xiāng)邑)。
魏國在北藺(趙地)打敗趙軍。
周烈王五年(庚戌年,公元前371年)?
魏國攻打楚國,奪取了魯陽(楚地)。
韓哀侯被弒:?韓國的嚴(yán)遂(聶政為其刺殺俠累)殺害了韓哀侯,國人擁立哀侯的兒子(若山)為君,是為懿侯。當(dāng)初,哀侯任命韓廆(即韓傀,俠累)為國相而寵愛嚴(yán)遂,兩人互相怨恨很深。嚴(yán)遂派人在朝堂上刺殺韓廆,韓廆逃跑時躲到哀侯身后,哀侯抱住了他。刺客刺殺韓廆時,連著哀侯也一起刺死了。
魏武侯去世,沒有立太子,他的兒子魏?(ying)與公子公中緩爭奪君位,魏國發(fā)生內(nèi)亂。
周烈王六年(辛亥年,公元前370年)?
齊威王(田因齊)來朝見周天子。當(dāng)時周王室已經(jīng)非常衰弱,諸侯都不來朝見,唯有齊王前來朝見,天下人因此更加認(rèn)為齊威王賢明。
趙國攻打齊國,打到鄄城(齊地)。
魏國在懷地(魏地)打敗趙軍。
齊威王治吏:?齊威王召見即墨(齊地)大夫,對他說:“自從你到即墨任職后,詆毀你的話天天傳到我這里。然而我派人去視察即墨,看到田野開墾,百姓富足,官府無事,齊國東部因此安寧。這說明你沒有巴結(jié)我身邊的人來求得贊譽?!庇谑欠赓p即墨大夫一萬戶食邑。齊威王又召見阿(齊地)大夫,對他說:“自從你鎮(zhèn)守阿城,贊譽你的話天天不斷。我派人去視察阿城,看到田野荒蕪,百姓貧苦饑餓。先前趙國攻打鄄城,你不去救援;衛(wèi)國奪取了薛陵(齊地),你居然不知道。這說明你用重金賄賂我身邊的人來替你求譽?!碑?dāng)天,齊威王下令烹殺了阿大夫以及那些曾經(jīng)替他說好話的近臣。于是群臣震恐,沒有人敢弄虛作假,都力求奉公盡責(zé),齊國因此得到大治,成為天下最強盛的國家。
楚肅王去世,沒有兒子,他的弟弟羋良夫即位,是為楚宣王。
宋辟公(辟兵)去世,他的兒子剔成即位(宋剔成君)。
周烈王七年(壬子年,公元前369年)?
發(fā)生日食。
周烈王駕崩,他的弟弟姬扁繼位,是為周顯王。
魏國內(nèi)亂與濁澤之戰(zhàn):?魏國大夫王錯逃奔韓國。公孫頎(qi)對韓懿侯說:“魏國發(fā)生內(nèi)亂,我們可以趁機奪取它?!表n懿侯于是與趙成侯聯(lián)合出兵攻打魏國,在濁澤交戰(zhàn),大敗魏軍,包圍了魏國都城安邑。趙成侯說:“殺掉魏?,立公中緩為魏君,割取一些土地然后退兵,這對我們兩國都有利?!表n懿侯說:“不行。殺死魏國國君,是殘暴的行為;割地退兵,是貪婪的行為。不如把魏國分成兩個國家。魏國一分為二之后,就不會比宋國、衛(wèi)國更強了,那么我們今后就永遠(yuǎn)不會有來自魏國的禍患了?!壁w成侯不聽。韓懿侯很不高興,率領(lǐng)他的軍隊連夜撤走了。趙成侯也只好撤兵。魏?于是殺死公中緩,自立為魏國國君,這就是魏惠王(亦稱梁惠王)。
太史公評論(司馬遷):?魏惠王之所以自身不死、國家不被瓜分的原因,在于韓、趙兩國的謀劃不一致。如果聽從其中一家的計策,魏國必定被分割了。所以說:“國君去世,如果沒有確定的繼承人,這個國家就可能被攻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