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二月,乙酉日:拆毀太上皇(劉邦父)、孝惠皇帝(劉盈)的陵廟園,這是采納了韋玄成等人的建議。
·
·
皇帝喜好儒家學說和文辭:對漢宣帝時期的政策多有改變。上書言事的人多能得到接見,每個人都自以為得到了皇帝的賞識。同時,傅昭儀(傅婕妤)和她的兒子濟陽王劉康受到寵愛,程度超過了皇后和太子。太子少傅匡衡上書勸諫說:“我聽說國家治亂安危的關鍵,在于審慎用心。承受天命的君王,致力于創(chuàng)立基業(yè),垂范后世,傳之無窮;繼承王位的君主,心思應在于繼承發(fā)揚先王的德政,并弘揚他們的功業(yè)。從前周成王繼位,想著遵循周文王、武王之道來修養(yǎng)心性,將盛大的功業(yè)和美譽都歸于文王、武王,不敢專擅其名,因此上天欣然享用祭祀,鬼神也保佑他。陛下圣德如天覆地載,慈愛海內(nèi)百姓,然而陰陽未能調(diào)和,奸邪未能禁止,恐怕是因為議論朝政的人未能大力宣揚先帝(宣帝)的偉大功業(yè),反而爭相指責制度不可用,一定要加以變更,變更后的制度有的行不通又再改回來,因此群臣爭論不休,官吏百姓無所適從。我私下痛心國家放棄了已見成效的事業(yè),而徒然做這些紛擾無益的事!希望陛下仔細思考繼承大統(tǒng)的事業(yè),留意于遵循制度、弘揚功業(yè),以安定群臣之心。《詩經(jīng)·大雅》說:‘要思念你的祖先,修養(yǎng)你的德行?!@是最高道德的根本。《禮記·樂記》說:‘審辨好惡,調(diào)理情性,王道就完備了?!摒B(yǎng)性情的方法,必定要明了自己所長而彌補所短。一般說來,聰明通達的人要警惕過于苛察;孤陋寡聞的人要警惕閉目塞聽;勇猛剛強的人要警惕過于暴烈;仁愛溫良的人要警惕優(yōu)柔寡斷;恬淡安靜的人要警惕貽誤時機;胸襟廣闊的人要警惕粗心大意。必須明了自己應當警戒的方面,用道義來規(guī)范自己,然后中和的教化才能實現(xiàn),那些奸巧偽詐之徒才不敢結(jié)黨營私希圖進用。希望陛下警惕,以此來提高圣德!
“我又聽說家庭倫理之道修明,則天下之理就能掌握。所以《詩經(jīng)》以《國風》開始,《禮記》以冠禮、婚禮為本。從《國風》開始,是推原人情天性以明人倫;以冠禮、婚禮為本,是端正基礎以防范未然。所以圣明的君王必定慎重處理后妃之間的關系,區(qū)別嫡子長子的地位,用禮法規(guī)范宮內(nèi)。位卑的不逾越位尊的,新進的不先于舊臣,以此來統(tǒng)一人情,理順陰氣(指后宮秩序);尊重嫡子而輕視庶子,嫡子在主人的臺階上行冠禮,用甜酒行禮,眾子不得并列參與,這是為了尊崇正統(tǒng),明確區(qū)別,避免嫌疑。這并非只在形式上增加禮儀,而是內(nèi)心確實有所區(qū)別,所以禮能探知內(nèi)心之情而表現(xiàn)在外。圣人的一舉一動、游樂宴飲,親近什么人,事物各得其序,則海內(nèi)自然得到治理,百姓順從教化。如果應當親近的被疏遠,應當尊重的被輕視,那么奸佞巧詐之徒就會乘機而動,擾亂國家。所以圣人謹慎地防止開端,在事情未發(fā)生前就禁止,不因私恩而損害公義?!兑捉?jīng)·家人卦》的《彖傳》說:‘家庭端正,天下就安定了!’”
·
·
當初,漢武帝堵塞黃河瓠子決口后:后來黃河又在館陶決口,向北分流形成屯氏河,向東北流入大海,河寬水深與黃河主干相當,因此就順其自然,沒有堵塞。本年,黃河在清河郡靈縣的鳴犢口決口,而屯氏河因此斷流枯竭。
·
漢元帝建昭元年(癸未,公元前38年)
·
春季,正月,戊辰日:隕石墜落于梁國(封國)。
·
·
三月:皇帝巡幸雍地,祭祀五帝(五畤)。
·
·
冬季:河間王劉元因殺害無辜者獲罪,被廢黜王位,遷往房陵。
·
·
廢除孝文太后(薄太后)的陵寢祭祀園。
·
·
皇帝參觀虎圈斗獸:后宮嬪妃都在座。一只熊逃出獸圈,攀上欄桿想沖上殿堂。左右侍從、貴族、傅婕妤(傅昭儀)等人都驚慌逃跑。馮婕妤(馮媛)卻徑直向前,擋住熊站立不動。左右侍衛(wèi)上前格殺熊?;实蹎枺骸叭擞龅矫瞳F都驚恐逃跑,你為什么上前擋熊?”馮婕妤回答:“猛獸抓到一個人就會停止,我害怕熊沖到陛下座位,所以用身體擋住它?!被实鄹袊@不已,對她倍加敬重。傅婕妤很慚愧,從此與馮婕妤有了嫌隙。馮婕妤是左將軍馮奉世的女兒。
·
漢元帝建昭二年(甲申,公元前37年)
·
春季,正月:皇帝巡幸甘泉宮,在泰畤舉行祭天儀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