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月:御史大夫李延壽去世。
·
·
起初,石顯見馮奉世父子:身為公卿,名望很高,女兒又是宮中昭儀(馮昭儀),便想依附他們,于是向皇帝推薦說:“馮昭儀的哥哥謁者(官名)馮逡品行端正,適宜在宮中侍奉?!被实壅僖婑T逡,想任命他為侍中。馮逡請求單獨面談?;实勐牭今T逡說的是石顯專權的事,大怒,罷免了馮逡侍中的任命,讓他回去做郎官。后來御史大夫職位空缺,朝臣大多推薦馮逡的哥哥大鴻臚馮野王;皇帝命尚書在俸祿中二千石的官員中排列名次,馮野王品行才能名列第一?;实壅髑笫@意見,石顯說:“九卿之中沒有比馮野王更賢能的。然而馮野王是馮昭儀的親哥哥,我擔心后世必定認為陛下超越眾多賢才,偏私后宮親屬而任命為三公?!被实壅f:“好,我沒有想到這點!”于是對群臣說:“我若用馮野王為三公,后世必說我偏私后宮親屬,拿馮野王做例子。”三月,丙寅日,下詔說:“剛強堅固,確然無欲,大鴻臚馮野王正是這樣的人。心思明辨善于言辭,可以出使四方,少府五鹿充宗正是這樣的人。廉潔節(jié)儉,太子少傅張譚正是這樣的人。任命太子少傅張譚為御史大夫?!保ㄊ@成功阻止了馮野王,并讓五鹿充宗得到稱贊)。
·
·
河南太守九江人召信臣:被任命為少府。召信臣先前任南陽太守,后來調任河南太守,治績考核常列第一。他視民如子,喜歡為百姓興辦福利事業(yè),親自鼓勵農耕,開鑿溝渠,使戶口倍增。官吏百姓都愛戴他,稱他為“召父”。
·
·
癸未日:恢復孝惠皇帝寢廟園、孝文太后(薄太后)、孝昭太后(鉤弋夫人)陵寢園的祭祀。
·
·
起初,中書令石顯:曾想把自己的姐姐嫁給甘延壽,甘延壽不娶。等到甘延壽、陳湯斬殺郅支單于歸來,丞相匡衡、御史大夫張譚也厭惡他們假傳命令,都不贊同為甘延壽等敘功。陳湯一向貪婪,這次把繳獲的財物帶回塞內,有很多不法行為。司隸校尉發(fā)公文,命沿途官府逮捕陳湯的部下官兵,立案審查。陳湯上書說:“我和官兵們共同誅滅郅支單于,幸得凱旋,萬里班師,應有使者在路上迎接慰勞。如今司隸校尉反而逮捕官兵審問,這是替郅支單于報仇?。 被实哿⒓聪铝钺尫殴俦?,命沿途各縣備辦酒食慰勞路過的軍隊?;鼐┖?,評定功勞時,石顯、匡衡認為:“甘延壽、陳湯擅自發(fā)兵,假傳命令,僥幸未被誅殺已是萬幸;如果再封爵賜土,那么以后奉命出使的人就會爭著冒險求取僥幸,在蠻夷中生事,為國家招致災難?!被实蹆刃馁澷p甘延壽、陳湯的功勞,但又難以否決匡衡、石顯的意見,此事拖延很久不能決定。
·
o
前任宗正劉向上書說:“郅支單于囚禁殺害漢使及官兵數以百計,此事在外國廣為流傳,嚴重損害了漢朝的威望和尊嚴,群臣無不痛心。陛下怒欲誅之,心意未嘗忘記。西域都護甘延壽,副校尉陳湯,秉承圣意,倚仗神靈,統率百蠻的君主,指揮各城邦的軍隊,出生入死,深入絕域,終于踏平康居,攻破五重內城(屠三重城),拔取敵酋歙侯之旗,斬下郅支之首,懸首萬里之外,揚威于昆侖山之西,洗刷了谷吉被害的恥辱,建立了顯赫的功勛,萬夷懾服,無不震恐。呼韓邪單于見郅支已死,又喜又懼,向往教化,奔馳歸義,叩首朝見,情愿守衛(wèi)北部藩籬,世代稱臣。建立千年之功,奠定萬世之安,群臣的勛勞沒有比這更大的了。從前周朝大夫方叔、吉甫為周宣王誅滅獫狁(匈奴前身)而使百蠻歸順,《詩經》贊道:‘軍容盛大,聲勢如雷霆。誠信方叔,征伐獫狁,蠻荊畏服。’《易經》說:‘有嘉折首,獲匪其丑?!馑际琴澝勒D殺首惡,而其余不順服的人都來歸順。如今甘延壽、陳湯的誅殺和震懾之功,即使《易經》的‘折首’,《詩經》的‘雷霆’,也不能相比。評定大功者不計較小過,推崇大美者不挑剔小瑕。《司馬法》說:‘軍功賞賜不超過一個月,’是希望百姓迅速得到為善的好處。這是急于表彰武功,重視用人。吉甫凱旋,周朝厚賞,《詩經》說:‘吉甫宴飲歡喜,受福甚多。從鎬地歸來,路途遙遠?!瘡那Ю锏逆€地歸來還覺得遠,何況萬里之外,其辛勞至極了。甘延壽、陳湯未獲封賞的回報,反捐棄了舍命建立的功勛,長久受制于刀筆吏(指司法官吏)面前,這不是勉勵有功、激勵將士的做法。從前齊桓公前有尊周之功,后有滅項(小國)之罪,君子認為功大于過就替他隱諱。貳師將軍李廣利,損失五萬軍隊,耗費億萬資財,經四年辛勞,僅獲大宛汗血馬三十匹,雖斬宛王母寡之首,仍不足抵償損失,他個人的罪惡很多;但武帝認為萬里征伐,不計較他的過失,于是封賞兩位侯爵(李廣利海西侯、趙弟新畤侯)、三位九卿(上官桀等)、二千石官員一百余人。如今康居國比大宛強大,郅支單于的名號比宛王重要,殺害使者的罪過超過留馬不獻。而甘延壽、陳湯不動用中原士卒,不耗費國家糧餉,比起貳師將軍,功德超過百倍。況且?;荩S烏孫擊匈奴)、鄭吉(迎降日逐王)那樣的功勞,尚且得到封侯賜土。所以說甘、陳的威武勤勞,大于方叔、吉甫;論功掩過,優(yōu)于齊桓公、貳師將軍;近世功績,高于安遠侯鄭吉、長羅侯?;荨H欢绱舜蠊ξ吹帽碚?,小小過失卻廣為傳布,我深感痛心!應立刻釋放(解除審查),恢復自由(通籍),赦免其過不予追究,給予尊貴的爵位,以勉勵有功之人?!?/p>
o
o
于是皇帝下詔:赦免甘延壽、陳湯的罪過,不予追究。命公卿商議封賞事宜。參與商議的人認為應按照軍法捕殺單于令(軍法規(guī)定捕斬單于者封侯)封賞??锖狻⑹@認為“郅支本是逃亡失國的流寇,在絕域竊用單于名號,不是真正的單于”。皇帝想參照安遠侯鄭吉(迎降日逐王封千戶)的舊例,封千戶侯;匡衡、石顯又爭辯反對。夏季,四月,戊辰日,皇帝封甘延壽為義成侯,賜陳湯關內侯爵位,各食邑三百戶,加賜黃金百斤。任命甘延壽為長水校尉,陳湯為射聲校尉。于是杜欽上書追述馮奉世從前擊破莎車國的功勞?;实壅J為那是先帝(宣帝)時事,不再封賞。杜欽是前御史大夫杜延年的兒子。
o
§
荀悅評論:成就的功勛和道義足以封賞,追敘前事也是可以的。《春秋》的原則是:拆毀泉臺則加以貶斥(非禮),撤銷中軍則加以褒揚(合禮),各因其是否適宜而定。假傳命令這種事,是先王所慎重的,不得已才做。如果假傳的命令事關重大而功勞微小,可以治罪;如果假傳的命令事小但功勞巨大,可以封賞;功過相當,像這樣處理就可以了。權衡事情的輕重而制定適宜的辦法。
§
·
起初,太子(劉驁)少年時喜好經書:寬厚博學,謹慎穩(wěn)重;后來卻貪戀酒色,喜好宴飲作樂,皇帝認為他沒有才能。而山陽王劉康有才干技藝,其母傅昭儀又受寵愛,皇帝因此常有意想立山陽王為繼承人?;实弁砟甓嗖?,不親自處理政事,沉迷于音樂;有時在殿下放置鼙鼓,皇帝自己在樓上欄桿旁,向下拋擲銅丸擊鼓,鼓聲緊密符合節(jié)拍(嚴鼓之節(jié))。后宮嬪妃及左右侍從懂得音樂的人都做不到,而山陽王劉康也能做到,皇帝多次稱贊他的才能。史丹進諫說:“所謂才能,指的是聰敏好學,溫故知新,皇太子正是這樣的人。如果以演奏樂器的能力衡量人才,那么陳惠、李微(著名樂師)比匡衡還高明,可以擔任丞相了!”皇帝聽了沉默不語(嘿然)而笑。
·
·
等到皇帝病重臥床:傅昭儀和山陽王劉康常在左右侍奉,而皇后(王皇后)、太子(劉驁)卻很少能進見?;实鄄∏榧又兀纳窕秀?,情緒煩躁不安,多次向尚書詢問漢景帝廢太子劉榮、立膠東王劉徹(武帝)為太子的舊例(暗示有廢立之意)。這時太子的大舅陽平侯王鳳任衛(wèi)尉、侍中,和皇后、太子都憂心忡忡,不知如何是好。史丹作為皇帝親近的大臣得以侍奉探病,等到皇帝獨自躺著休息時,史丹徑直進入寢宮,跪伏在青蒲(青色席子)上,叩頭流淚說:“皇太子以嫡長子的身份被立為儲君,已有十多年,名號深入人心,天下無不歸心擁戴。臣見山陽王一向受陛下寵愛,如今外面流言四起,為國家社稷擔憂,認為太子地位有動搖的議論。如果確實如此,公卿以下大臣必定以死抗爭,不奉詔命。臣愿陛下先賜我死,以警示群臣!”皇帝素來仁厚,不忍心見史丹哭泣,言辭又懇切至誠,深受感動而醒悟,長嘆一聲說:“我近來精力不濟,而太子和兩個弟弟(淮陽王劉欽、中山王劉宇)年紀尚小,我心中眷戀,怎能不想念他們(指考慮身后事)!然而沒有廢立太子的想法。況且皇后謹慎,先帝(宣帝)又喜愛太子,我怎能違背先帝之意!駙馬都尉(史丹)從哪里聽來這種話?”史丹立即后退,叩頭說:“愚臣妄聽謠言,罪該萬死!”皇帝于是采納了他的意見,對史丹說:“我的病日漸沉重,恐怕不能痊愈了,你要好好輔佐開導太子,不要違背我的心意?!笔返こ槠鹕砀嫱恕L佑纱说靡源_定為繼承人。而右將軍、光祿大夫王商,中書令石顯也都擁護太子,出了不少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