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丁巳日:尊奉安帝的嫡母(清河王劉慶正妻)耿姬為甘陵大貴人。
四月,甲子日:樂成王劉萇因驕奢淫逸、行為不法,被貶為蕪湖侯。
四月,己巳日:命令公卿下至郡國守相,各自舉薦“有道之士”一人。尚書陳忠認為詔書既然要求諫諍,擔心上書言事者必定言辭激烈,甚至使皇帝難以接受,于是上書預先疏導廣開皇帝的胸襟(引經(jīng)據(jù)典,請求寬容直言)。奏書呈上后,安帝下詔,任命被薦舉者中成績最優(yōu)的沛國人施延為侍中。
孝子典范:當初,汝南人薛包,少年時就有至孝的德行。父親娶了后妻而厭惡薛包,讓他分家另住。薛包日夜哭泣,不肯離開,以致被父親用棍棒毆打。不得已,在屋門外搭了間小屋暫住,早晨仍回家灑掃庭院。父親發(fā)怒,又趕他走,他就把家搬到里巷大門邊住下,早晚仍向父母請安。過了一年多,父母感到慚愧,讓他回家。父母去世后,他的侄子要求分家產(chǎn)另居。薛包無法阻止,就將家產(chǎn)平分,自己主動要年老的奴婢,說:“他們和我共事時間長,你使喚不了?!币氖彽奶锏胤课荩f:“這是我年輕時經(jīng)營的,心里留戀?!币鄶〉钠魑?,說:“這些是我平時使用的,身體口腹已習慣了?!敝蹲訋状纹飘a(chǎn),薛包總是再救濟他。安帝聽說他的名聲,命令公車特別征召。薛包到京,被任命為侍中。薛包以死請求辭職,安帝下詔賜他告老還鄉(xiāng),給予優(yōu)待,如同對待毛義(東漢著名孝子)一樣。
安帝親政與鄧氏覆滅:安帝幼時號稱聰明,所以鄧太后立他為帝。長大后,品行多有缺失,漸漸不合鄧太后心意。安帝的乳母王圣知道這個情況。鄧太后征召濟北王和河間王的兒子們到京城,河間王的兒子劉冀儀表堂堂,鄧太后很看重他,讓他做平原懷王劉隆的繼承人,留在京城。王圣見鄧太后久不歸政于安帝,擔心有廢立之事,常與中黃門李閏、江京在安帝左右伺候,一同詆毀鄧太后,安帝既懷忿恨又感恐懼。等到鄧太后去世,有受過處罰的宮人誣告鄧太后的兄弟鄧悝、鄧弘、鄧閶曾向尚書鄧訪索取廢黜皇帝的舊檔案,圖謀立平原王劉翼為帝。安帝聽說后,追憶往事而發(fā)怒,命令有關(guān)部門彈劾鄧悝等人大逆不道。于是廢黜西平侯鄧廣宗、葉侯鄧廣德、西華侯鄧忠、陽安侯鄧珍、都鄉(xiāng)侯鄧甫德的爵位,全部貶為平民。鄧騭因未參與密謀,只免去特進銜,遣回封國。鄧氏宗族一律免去官職,遣回原籍,沒收鄧騭等人的資財田宅。將鄧訪及其家屬流放到邊遠郡縣。在郡縣官員的逼迫下,鄧廣宗、鄧忠二人自殺。后又改封鄧騭為羅侯。五月庚辰日,鄧騭和兒子鄧鳳一同絕食而死。鄧騭的堂弟河南尹鄧豹、度遼將軍舞陽侯鄧遵、將作大匠鄧暢都自殺身亡。只有鄧廣德兄弟因母親與閻皇后是親姐妹,得以留在京城。安帝重新任命耿夔為度遼將軍,征召樂安侯鄧康為太仆。五月丙申日,貶平原王劉翼為都鄉(xiāng)侯,遣回河間國。劉翼謝絕賓客,閉門自守,因此得以免罪。
鄧氏平反呼聲:當初,鄧氏立為皇后時,太尉張禹、司徒徐防想與司空陳寵一同奏請追封鄧皇后的父親鄧訓。陳寵認為前代沒有奏請追封外戚的先例,據(jù)理力爭,爭論多日未能定案。等到鄧訓追加封號和謚號時,張禹、徐防又約陳寵一同派兒子向虎賁中郎將鄧騭送禮,陳寵不肯。所以陳寵的兒子陳忠在鄧氏當權(quán)時未能得志。鄧騭等人敗亡后,陳忠任尚書,多次上書彈劾,極力誣陷他們。大司農(nóng)、京兆人朱寵對鄧騭無罪而遭禍深感痛心,于是脫光上衣(肉袒)抬著棺材(輿櫬)上書(為鄧氏鳴冤)。奏書呈上后,朱寵知道言辭激切,主動到廷尉投案。陳忠又彈劾朱寵,安帝下詔免去朱寵官職,讓他返回鄉(xiāng)里。很多民眾都為鄧騭鳴冤,安帝也有所覺悟,于是責備州郡官員(對鄧氏處置過苛),準許將鄧騭等人的尸骨運回北芒山安葬,鄧騭的堂兄弟們也都得以返回京城洛陽。
新外戚崛起:安帝任命耿貴人的哥哥、牟平侯耿寶統(tǒng)領(lǐng)羽林左軍車騎。封宋貴人的四個兒子為列侯,宋氏家族擔任卿、校、侍中大夫、謁者、郎官等職的有十余人。閻皇后的兄弟閻顯、閻景、閻耀,都擔任卿、校,統(tǒng)領(lǐng)皇家禁軍。從此安帝的內(nèi)寵(外戚、宦官)開始興盛。
宦官、乳母專權(quán):安帝因江京當年曾前往清河王官邸迎接自己入宮即位,認為江京有功,封他為都鄉(xiāng)侯,封李閏為雍鄉(xiāng)侯,李閏、江京同升中常侍。江京兼任大長秋。他們與中常侍樊豐、黃門令劉安、鉤盾令陳達以及王圣和王圣的女兒伯榮在內(nèi)外活動,競相奢侈暴虐。伯榮出入皇宮,串通內(nèi)外,進行奸邪賄賂。
楊震諫諍:司徒楊震上書勸諫(核心反對乳母、伯榮及宦官干政奢靡)。奏書呈上,安帝拿給王圣等人看,內(nèi)寵們?nèi)紤押拊谛?。而伯榮更加驕奢淫逸,與已故朝陽侯劉護的堂兄劉瑰私通,劉瑰便娶她為妻,得以官至侍中,并承襲劉護的爵位。楊震再次上書反對(不合禮制)。尚書、廣陵人翟酺也上書勸諫(引竇、鄧外戚之禍為鑒,批評奢靡耗費)。奏書呈上,安帝均未理會。
秋季,七月,己卯日(疑誤,應為己丑或己亥):改年號為建光。大赦天下。
七月,壬寅日:太尉馬英去世。
羌亂再起:燒當羌首領(lǐng)忍良等人,認為麻奴兄弟本是燒當羌的嫡系繼承人,而校尉馬賢對他們撫恤不夠,常有怨憤之心,于是互相勾結(jié),一同脅迫其他羌人部落侵犯湟中地區(qū),進攻金城郡各縣。八月,馬賢率領(lǐng)先零羌部落進行反擊,在牧苑交戰(zhàn),失利。麻奴等又在令居打敗武威、張掖兩郡的郡兵,乘勢脅迫先零羌、沈氐羌等部落四千余戶,沿祁連山向西轉(zhuǎn)移,侵犯武威郡。馬賢追到鸞鳥縣,采取招撫策略,各部落投降的有數(shù)千戶。麻奴向南回到湟中地區(qū)。
八月,甲子日:任命前司徒劉愷為太尉。
法律爭議:當初,清河國相叔孫光因貪污被判罪,朝廷不僅懲罰他本人,還禁止他的子孫兩代做官(禁錮二世)。此時,居延都尉范邠又犯了貪污罪,朝廷想按叔孫光的先例處理。唯獨劉愷認為:“《春秋》大義,獎善應延及子孫,懲惡應限于罪犯本身,目的是引導人們向善。如今若因官吏貪污就禁錮子孫,是以輕罪株連重罰,恐怕會連累善良之人,這不是先王制定刑法的本意?!鄙袝愔乙操澩俗h。安帝下詔:“太尉的意見正確?!?/p>
鮮卑入侵:鮮卑首領(lǐng)其至鞬侵犯居庸關(guān)。九月,云中太守成嚴率兵迎戰(zhàn),兵敗。功曹楊穆用身體保護成嚴,一同陣亡。鮮卑于是包圍了駐守馬城的烏桓校尉徐常。度遼將軍耿夔與幽州刺史龐參征調(diào)廣陽、漁陽、涿郡三郡部隊救援,鮮卑解圍而去。
九月,戊子日:安帝親臨衛(wèi)尉馮石府第,留住宴飲十多天,賞賜十分豐厚,任命他的兒子馮世為黃門侍郎,馮世的另兩個弟弟為郎中。馮石是陽邑侯馮魴的孫子,父親馮柱娶明帝女兒獲嘉公主,馮石承襲公主爵位為獲嘉侯。他能迎合權(quán)貴,因此為安帝所寵信。
水災:京城洛陽及二十七個郡國大雨成災。
冬季,十一月,己丑日:三十五個郡和諸侯國發(fā)生地震。
鮮卑入侵:鮮卑侵犯玄菟郡。
三年喪制再廢:尚書令礻殳諷等人上書,認為“孝文皇帝規(guī)定守喪三十六日的制度,光武皇帝廢止官吏告假奔喪的規(guī)定(指三年喪),這是給萬世留下的法則,確實不可更改。應重新禁止大臣守喪三年?!鄙袝愔疑蠒磳Γ◤娬{(diào)孝道,認為大臣終喪是圣德)。當時宦官認為不便,最終擱置了陳忠的奏章。十一月庚子日,朝廷重新禁止二千石以上官員守喪三年。
史論(袁宏):古代帝王之所以能敦厚教化、美化風俗,引導百姓向善,在于順應人的天性而不強行改變?nèi)饲椤0傩丈星疫€有做不到的事,何況是毀壞禮制、禁止哀思,泯滅人的天性呢!
高句麗戰(zhàn)事:十二月,高句麗國王宮率領(lǐng)馬韓、濊貊數(shù)千騎兵包圍玄菟郡。夫馀國國王派兒子尉仇臺率領(lǐng)二萬余人與州郡官府一同迎戰(zhàn),擊敗敵軍。本年,宮去世,其子遂成即位。玄菟太守姚光上書,想趁宮去世之機發(fā)兵進攻高句麗。朝臣議論都認為可以批準。陳忠說:“宮生前兇惡狡黠,姚光未能討伐。他死了卻去進攻,不合道義。應派遣使者前去吊喪慰問,趁機責備他以前的罪行,赦免而不加誅殺,爭取他今后改過從善?!卑驳鄄杉{了他的建議。
漢安帝延光元年(壬戌,公元122年)
春季,三月,丙午日:改年號為延光。大赦天下。
羌亂平定:護羌校尉馬賢追擊麻奴,到達湟中地區(qū),擊敗叛羌,麻奴的部眾潰散逃亡。
夏季,四月,癸未日:京城洛陽及二十一個郡國降下冰雹。河西地區(qū)的冰雹,有的巨大如斗。
假詔書事件:幽州刺史馮煥、玄菟太守姚光多次檢舉揭發(fā)奸惡之人,他們的仇人偽造詔書,譴責馮煥、姚光,賜予他們刑刀(歐刀),并下令給遼東都尉龐奮,命他迅速行刑。龐奮立即處斬姚光,逮捕馮煥。馮煥打算自殺,他的兒子馮緄懷疑詔書文字有假,勸阻馮煥說:“父親在幽州,一心想要鏟除奸惡,實在沒有其他緣故。這定是奸人狂妄狡詐,肆意行兇。希望您將此事上報朝廷,甘心受罰也不晚?!瘪T煥聽從他的建議,上書為自己辯護。果然是仇人偽造詔書所為。安帝征召龐奮入京,處以應得之罪。
四月,癸巳日:司空陳褒被免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