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 id="q0v9l"><label id="q0v9l"></label></tr>

        <td id="q0v9l"><ruby id="q0v9l"></ruby></td>
        1. <table id="q0v9l"><option id="q0v9l"></option></table>
          <acronym id="q0v9l"></acronym>
        2. <acronym id="q0v9l"><label id="q0v9l"><listing id="q0v9l"></listing></label></acronym>
            <table id="q0v9l"></table>
          1. <pre id="q0v9l"><strong id="q0v9l"><xmp id="q0v9l"></xmp></strong></pre>

            黑巖小說

            黑巖小說>白話文講資治通鑒 > 第76章 【魏紀八】(第2頁)

            第76章 【魏紀八】(第2頁)

            臨淮人臧均:上表請求收葬諸葛恪,說:“霹靂雷電,不會持續(xù)一整天;狂風大作,很少有終日不停的。然而隨后還會有云雨,借此潤澤萬物。因此天地之威,尚且不能持續(xù)整日整旬;帝王之怒,也不應發(fā)泄得淋漓盡致。臣以狂愚之見,不知避諱,甘冒身死族滅之罪,祈求如風雨般的恩惠。念及已故太傅諸葛恪,罪孽深重,自取滅亡,父子三人的首級,懸于街市示眾多日,觀看者數(shù)萬,咒罵聲如風;國家處以極刑,無不震動,無論老人幼童,全都看到。人之常情,樂極則生悲,看到諸葛恪曾經(jīng)尊貴顯赫,舉世無雙,身居宰相高位,經(jīng)歷多年,如今被誅殺滅族,與禽獸無異,看完之后,感情反轉(zhuǎn),能不悲傷!況且已死之人,與土壤同處一域,挖鑿砍刺,不會再有什么損傷。希望圣朝效法天地,怒氣不要超過十天,讓他的鄉(xiāng)人或舊部屬吏以平民之服收殮他,賜以三寸薄棺。從前項羽得到埋葬的恩惠,韓信獲得收斂的恩情,這正是漢高祖劉邦獲得神明贊譽的原因。愿陛下弘揚三皇的仁德,施予哀憐之心,使國家的恩澤加于有罪之人的尸骸,讓他再次承受不盡的恩惠,以此揚名遠方,警戒勸勉天下之人,意義豈不重大!從前欒布假托詔命祭奠彭越,臣私下認為不妥,他不先請示主上而擅自盜用名義縱情,沒被殺頭已是萬幸?,F(xiàn)在臣不敢公開上表宣揚此事以顯露陛下的恩德,謹伏拜手書,冒昧陳述,乞求圣明哀憐體察?!庇谑菂侵鲗O亮及孫峻允許諸葛恪的舊部下收殮埋葬了他。

            當初,諸葛恪年輕時:就名聲很大,吳大帝孫權(quán)非常器重他,而他的父親諸葛瑾卻常常為此擔憂,說:“他不是能保全家族的人。”父親的朋友奮威將軍張承也認為諸葛恪必定會使諸葛氏敗亡。陸遜曾對諸葛恪說:“地位比我高的人,我必定事奉他與他一同晉升;地位比我低的人,我就扶持幫助他;如今我看您盛氣凌駕于地位高的人之上,心意輕視地位低的人,這不是安定德行的基礎(chǔ)?!笔駶h侍中諸葛瞻,是諸葛亮的兒子;諸葛恪再次攻打淮南時,越巂太守張嶷給諸葛瞻寫信說:“吳主(孫權(quán))剛?cè)ナ?,新皇帝(孫亮)實在年幼弱小,太傅(諸葛?。┦芡泄轮厝危労稳菀?!即使有周公那樣的才能,尚且發(fā)生管叔、蔡叔散布流言的變故;霍光受命輔政,也有燕王旦、蓋長公主、上官桀父子陰謀作亂,依靠漢昭帝的英明才得以幸免于難。從前常聽說吳主生殺賞罰,從不交給下面的人處理,如今又在臨終之際,突然召見太傅,托付后事,確實令人憂慮。加上吳楚之人性情剽悍急躁,這是早有記載的,而太傅離開年幼的君主,深入敵境作戰(zhàn),恐怕不是良策長算。雖說吳國綱紀嚴明,上下和睦;但萬一有個閃失,就不是明智者的考慮了。取古事對照今天,今天就是古事的翻版。除非您(郎君)向太傅進獻忠言,還有誰能盡言呢!撤軍回國,發(fā)展農(nóng)業(yè),致力施行德政恩惠,幾年之后,再東西并舉(伐魏),實在為時不晚,希望您深思采納!”諸葛恪果然因此敗亡。

            吳國群臣共同商議上奏:推舉孫峻為太尉,滕胤為司徒。有諂媚孫峻的人說:“國家大權(quán)應由皇族掌握。如果滕胤(非皇族)做了副丞相(司徒),他名聲素來很大,眾人歸附,前途不可限量。”于是上表舉薦孫峻為丞相、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又不設(shè)置御史大夫(司徒、司空、太尉為三公,孫峻任丞相,位在三公之上,且不設(shè)御史大夫,權(quán)力更集中)。從此士人大失所望。滕胤的女兒是諸葛恪兒子諸葛竦的妻子,滕胤因此推辭新的職位。孫峻說:“鯀的罪過不牽連禹(指父親有罪不連累兒子),滕侯何必推辭呢!”孫峻與滕胤雖然內(nèi)心并不融洽,但表面上卻互相包容,進封滕胤爵位為高密侯,像從前一樣共事。

            齊王孫奮:聽說諸葛恪被殺,從封地(今蕪湖附近)移駐蕪湖,想到建業(yè)觀察局勢變化。傅相謝慈等人勸諫,孫奮殺了他們,因此被廢為庶人,流放到章安縣。

            南陽王孫和的妃子張氏:是諸葛恪的外甥女。在此之前,諸葛恪有遷都的打算,派人修治武昌宮,民間有傳言說諸葛恪想迎立孫和。等到諸葛恪被殺,丞相孫峻因此剝奪了孫和的王璽綬帶,將他流放到新都,又派使者追去賜死。當初,孫和的妾何氏生下兒子孫皓,其他姬妾生下兒子孫德、孫謙、孫俊。孫和臨死前,與張妃訣別,張妃說:“無論吉兇,我當相隨,決不獨自偷生?!币沧詺⒘恕:渭дf:“如果都跟著去死,誰來撫養(yǎng)孤兒呢!”于是撫育孫皓和他的三個弟弟,他們都依賴何姬才得以保全。

            魏高貴鄉(xiāng)公正元元年(甲戌年,公元254年)

            春季,二月:魏國中書令李豐被殺。

            起初,李豐十七八歲時:已有清高的名聲,天下人一致稱贊。他的父親太仆李恢卻不愿意他這樣,命令他閉門謝客。曹爽專政時,司馬懿稱病不出,李豐任尚書仆射,在曹爽和司馬懿之間周旋,所以沒有與曹爽一同被殺。李豐的兒子李韜,被選中娶了齊長公主。司馬師執(zhí)政后,任命李豐為中書令。當時,太常夏侯玄名滿天下,因為是曹爽的親戚,不能在朝中擔任要職,常常悶悶不樂;張緝因為是皇后的父親(其女為魏帝曹芳張皇后)離開郡守職位在家閑居,也不得意。李豐與這兩人都很親近友好。司馬師雖然提拔了李豐,但李豐內(nèi)心更傾向于夏侯玄。李豐擔任中書令兩年,魏帝曹芳多次單獨召見李豐談話,內(nèi)容無人知曉。司馬師知道他們在議論自己,就請李豐相見并詢問談話內(nèi)容,李豐不肯說實話;司馬師大怒,用刀環(huán)將李豐打死,把尸體交給廷尉,接著逮捕了李豐的兒子李韜以及夏侯玄、張緝等人,都交給廷尉。廷尉鐘毓負責審理,上奏說:“李豐與黃門監(jiān)蘇鑠、永寧署令樂敦、冗從仆射劉賢等人密謀說:‘等到冊封貴人的日子(利用皇帝臨軒的機會),各營士兵都在宮門把守,陛下親臨前殿,我們趁機挾持陛下,率領(lǐng)部眾和群臣,誅殺大將軍(司馬師);陛下如果不聽從,就強行將他帶走?!庇终f:“他們計劃讓夏侯玄任大將軍,張緝?nèi)悟婒T將軍;夏侯玄、張緝都知道這個陰謀。”庚戌日,處死李韜、夏侯玄、張緝、蘇鑠、樂敦、劉賢,并誅滅三族。

            夏侯霸投奔蜀漢時:曾邀請夏侯玄一同前往,夏侯玄沒有答應。等到司馬懿去世,中領(lǐng)軍高陽人許允對夏侯玄說:“這下不用再擔憂了!”夏侯玄嘆息道:“士宗(許允字),你怎么看不清形勢呢?這人(指司馬懿)尚且能以世交子弟的待遇對我,他的兒子司馬師(字子元)、司馬昭(字子上)是不會容忍我的。”等到被捕入獄,夏侯玄不肯寫供詞。廷尉鐘毓親自審問他。夏侯玄嚴肅地責備鐘毓說:“我有什么罪!你身為令史(指廷尉屬官)責問我,你就替我寫吧!”鐘毓認為夏侯玄是名士,氣節(jié)高尚,不可屈服,但案子必須了結(jié),就連夜代他寫好供詞,讓供詞與案情相符,流著淚拿給夏侯玄看;夏侯玄看了,只是點了點頭。臨到押赴刑場時,他面不改色,舉止如常。

            李豐的弟弟李翼:是兗州刺史,司馬師派人去逮捕他。李翼的妻子荀氏對李翼說:“中書令(李豐)的事情敗露了,你應趕在詔書未到之前投奔吳國,為什么坐等死亡!你身邊有誰能同生共死?”李翼還在思考未回答,妻子說:“你身在大州(兗州),卻不知道有誰能同生共死,即使逃去也難免一死!”李翼說:“兩個兒子還小,我不能走。現(xiàn)在只是我一人連坐處死罷了,兩個兒子必定能免罪?!庇谑橇粝虏蛔?,最終被殺。

            當初,李恢(李豐父):與尚書仆射杜畿以及東安太守郭智關(guān)系很好。郭智的兒子郭沖,有真才實學但外表不顯,在州里名聲不大。郭沖曾與李豐一同拜見杜畿,告退后,杜畿感嘆說:“李恢(字孝懿)沒有好兒子;不僅沒有好兒子,恐怕連家族都難保全。郭智倒是不會死,他的兒子足以繼承家業(yè)?!碑敃r人都認為杜畿說得不對。等到李豐被殺,郭沖做了代郡太守,最終繼承了父親的事業(yè)。

            正始年間(約240-249年):夏侯玄(字太初)、何晏(字平叔)、鄧飏(字玄茂)都很有名,想結(jié)交尚書郎傅嘏,傅嘏不接受。傅嘏的朋友荀粲感到奇怪并問他,傅嘏說:“夏侯玄志向超過了他的器量,能博取虛名卻無真才實學。何晏言論高遠而內(nèi)心近利,喜好辯論卻不真誠,正是所謂利口覆邦國的人。鄧飏做事有始無終,外表追求名利,內(nèi)心毫無約束,喜歡附和而厭惡異己,話多又嫉妒超過自己的人;話多就易惹禍,嫉妒賢能就無人親近。我看這三個人,都將敗家;遠離他們還怕災禍牽連,何況親近呢!”傅嘏又與李豐不和,曾對志同道合的人說:“李豐虛偽多疑,自恃小聰明而沉迷于爭權(quán)奪利,如果讓他掌管機密要事,他必死無疑!”

            辛亥日:魏國大赦天下。

            三月:魏國廢黜皇后張氏。

            夏季,四月:立皇后王氏,她是奉車都尉王夔的女兒。

            狄道縣長李簡:秘密寫信向蜀漢請求投降。

            六月:蜀漢姜維入侵魏國隴西郡。

            中領(lǐng)軍許允:一向與李豐、夏侯玄交好。

            秋季:許允被任命為鎮(zhèn)北將軍、假節(jié)、都督河北諸軍事。魏帝曹芳認為許允即將離京,下詔召集群臣聚會,魏帝特意把許允拉到身邊親近。許允將要與魏帝告別時,痛哭流涕。許允還未出發(fā),有官員奏報許允以前曾擅自發(fā)放官府財物,于是被逮捕交付廷尉,判處流放樂浪郡,還未到達,就在途中死去。

            吳國孫峻:驕橫傲慢,荒淫殘暴,國人對他敢怒不敢言。司馬桓慮密謀刺殺孫峻,擁立太子孫登的兒子吳侯孫英;事情敗露,都被處死。

            魏帝曹芳:因為李豐之死,心中非常不平。安東將軍司馬昭鎮(zhèn)守許昌,魏帝下詔召他回京,命他去攻打姜維。

            九月:司馬昭率兵入京朝見,魏帝親臨平樂觀檢閱過境的軍隊。左右侍從勸魏帝趁司馬昭辭行時殺掉他,然后率兵擊退大將軍司馬師;詔書已經(jīng)寫好放在面前,魏帝害怕,不敢發(fā)動。

            司馬昭領(lǐng)兵進入洛陽城,大將軍司馬師于是謀劃廢黜魏帝。

            甲戌日:司馬師以皇太后(郭太后)的名義召集群臣會議,以魏帝曹芳荒淫無度,親近歌舞藝人,不能繼承皇位為由提議廢黜;群臣無人敢反對。于是上奏請求收繳魏帝的璽綬,將他貶為齊王,遣送回封國。派郭芝入宮稟告太后。太后正與魏帝對坐,郭芝對魏帝說:“大將軍想廢黜陛下,立彭城王曹據(jù)為帝!”魏帝就起身離開。太后很不高興。郭芝說:“太后有兒子卻不能教導,如今大將軍主意已定,又在外部署軍隊以防不測,您只能順從旨意,還有什么可說的!”太后說:“我要見大將軍,有話要說?!惫フf:“有什么可見的!您只需趕快取來璽綬!”太后無奈,只得讓身旁的侍御取來璽綬放在座位旁。郭芝出來報告司馬師,司馬師非常高興。又派使者授予曹芳齊王印綬,讓他出宮住到西宮。曹芳與太后流淚訣別,然后乘坐王室的車輛,從太極殿南出宮,送行的大臣有數(shù)十人,司馬孚悲痛不能自已,其余的人也多流淚。

            司馬師又派使者向太后索要璽綬。太后說:“彭城王(曹據(jù))是我的小叔子,如今立他為帝,我該到哪里去?況且明皇帝(曹叡)難道就永絕后嗣了嗎?高貴鄉(xiāng)公(曹髦)是文皇帝(曹丕)的長孫,明皇帝的侄子。按照禮法,小宗有繼承人后應過繼給大宗(大宗指明帝曹叡無子,小宗指曹髦是曹叡的侄子),你們詳細商議吧?!?/p>

            已完結(jié)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手机av一区二区三区_一级毛片在线_国产欧美激情视频免费看

                  <tr id="q0v9l"><label id="q0v9l"></label></tr>

                  <td id="q0v9l"><ruby id="q0v9l"></ruby></td>
                  1. <table id="q0v9l"><option id="q0v9l"></option></table>
                    <acronym id="q0v9l"></acronym>
                  2. <acronym id="q0v9l"><label id="q0v9l"><listing id="q0v9l"></listing></label></acronym>
                      <table id="q0v9l"></table>
                    1. <pre id="q0v9l"><strong id="q0v9l"><xmp id="q0v9l"></xmp></strong></p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