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謝瞻回到彭城,對宋公劉裕說:“臣本來是寒門子弟,父祖的官職都不超過二千石(古代中級官員的俸祿等級)。我弟弟才三十歲,志向和能力都很平凡,卻能榮登朝廷要職,職位顯要且掌管機密。福分過頭就會生出災禍,報應不會太遠;我特地請求您降免他的官職,以保全我們這個衰微的家族。”他前后多次向劉裕進言。
謝晦有時會把朝廷的機密事告訴謝瞻,謝瞻就故意把這些事對親友說,當作玩笑來講,以此阻止謝晦再向自己透露機密。到劉裕稱帝后,謝晦因是開國功臣,職位更加重要,謝瞻也更加憂慮恐懼。這一年,謝瞻擔任豫章太守(今江西南昌),生病后不肯治療。臨終前,他給謝晦寫信說:“我能保全身體、善終,也沒什么遺憾了!弟弟你要自我勉勵,為國家、為家族多做貢獻?!?/p>
宋高祖武皇帝永初三年(壬戌,公元422年)
春季,正月甲辰初一,北魏明元帝從云中向西巡視,抵達屋竇城(今地不詳)。
癸丑日,劉裕任命徐羨之為司空、錄尚書事(總管朝政),仍兼任揚州刺史;任命江州刺史王弘為衛(wèi)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任命中領軍謝晦為領軍將軍兼散騎常侍,讓他在宮中值班,總管皇宮的宿衛(wèi)部隊(禁軍)。
徐羨之出身平民,又沒有什么學問,只靠志向、毅力和度量獲得重用。他一旦身居朝廷高位,朝野上下都很推崇信服,都說他有宰相的才能。徐羨之性格沉穩(wěn)、少言寡語,喜怒不形于色。他很擅長下棋,但看別人下棋時,常像不懂棋的樣子,當時的人因此更加推崇他。傅亮、蔡廓常說:“徐公通曉萬事,能調和不同的意見?!?/p>
徐羨之曾和傅亮、謝晦一起宴飲聚會,傅亮、謝晦才學淵博、能言善辯,而徐羨之則風度端莊,該說話時才開口。鄭鮮之感嘆說:“看徐羨之、傅亮的言論,就不會再覺得學問是最重要的了?!?/p>
西秦征西將軍孔子等人大敗契汗禿真,俘獲男女兩萬人,牛羊五十多萬頭。契汗禿真率領幾千騎兵向西逃跑,他的別部首領樹奚率領五千戶人家投降西秦。
二月丁丑日,劉裕下詔分豫州淮河以東的地區(qū)設立南豫州,治所設在歷陽(今安徽和縣),任命彭城王劉義康為南豫州刺史。又分荊州的十個郡設立湘州,治所設在臨湘(今湖南長沙),任命左衛(wèi)將軍張邵為湘州刺史。
丙戌日,北魏明元帝返回皇宮。
三月,劉裕生病,太尉、長沙王劉道憐,司空徐羨之,尚書仆射傅亮,領軍將軍謝晦,護軍將軍檀道濟,都入宮侍奉醫(yī)藥。大臣們請求祈禱神靈保佑,劉裕不答應,只讓侍中謝方明把自己的病情祭告宗廟。劉裕生性不相信怪異的事情,他年輕時曾有很多祥瑞征兆,到顯貴后,史官把這些征兆詳細告訴他,他都拒絕回應。
檀道濟出任鎮(zhèn)北將軍、南兗州刺史,鎮(zhèn)守廣陵(今江蘇揚州),總管淮南地區(qū)的所有軍隊。
皇太子劉義符常常親近品行不端的小人,謝晦對劉裕說:“陛下年紀已經大了,應該為萬世基業(yè)考慮,皇位極其重要,不能讓沒有才能的人承擔?!眲⒃枺骸皬]陵王劉義真怎么樣?”謝晦說:“臣請求去觀察一下他。”
謝晦出宮后去見廬陵王劉義真,劉義真很想和他談論時事,謝晦卻不怎么回應?;貋砗?,謝晦對劉裕說:“劉義真的德行比才能差,不是能當君主的人?!倍∥慈眨瑒⒃U{劉義真出任都督南豫、豫、雍、司、秦、并六州諸軍事、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南豫州刺史。從此以后,大州的刺史一般都加授“都督”頭銜,有的甚至都督五十個州,具體情況太多,無法詳細記載。
劉裕的病情好轉,己未日,下令大赦天下。
秦州、雍州(今陜西、甘肅一帶)的流民向南遷入梁州(今陜西南部、四川北部);庚申日,劉裕派使者送去一萬匹絹,還漕運荊州、雍州的糧食,賑濟這些流民。
當初刁逵(東晉末年官員,曾反對劉裕)被誅殺時,他的兒子刁彌逃亡在外。辛酉日,刁彌率領幾十人攻入京口城(今江蘇鎮(zhèn)江),太尉留府司馬陸仲元率軍攻擊,斬殺了刁彌。
乙丑日,北魏河南王拓跋曜(明元帝的兒子)去世。
夏季四月甲戌日,北魏明元帝立皇子拓跋燾為太平王,任命他為相國,加授大將軍頭銜;立拓跋丕為樂平王,拓跋彌為安定王,拓跋范為樂安王,拓跋健為永昌王,拓跋崇為建寧王,拓跋俊為新興王。
乙亥日,南朝宋武帝(劉裕)下詔封仇池公楊盛為武都王(仇池為當時西北地方政權,治今甘肅成縣一帶)。
西秦王乞伏熾磐任命折沖將軍乞伏是辰為西胡校尉,在汁羅(今地不詳)修筑列渾城,派他鎮(zhèn)守此地。
五月,宋武帝病重,召來太子劉義符告誡說:“檀道濟雖有才干謀略,卻沒有長遠志向,不像他的哥哥檀韶那樣有難以駕馭的氣勢。徐羨之、傅亮,應該不會有反叛的圖謀。謝晦多次跟隨我征戰(zhàn),很懂得隨機應變,若將來有人作亂,必定是他。”又親手寫下詔書說:“后世若有年幼的君主,朝廷政事全部委托給宰相,太后不必臨朝聽政?!彼究招炝w之、中書令傅亮、領軍將軍謝晦、鎮(zhèn)北將軍檀道濟一同接受臨終遺命。癸亥日,宋武帝在西殿去世。
宋武帝生平清心寡欲、生活簡樸,處事嚴整且有法度。他的衣著、居所比普通百姓的粗布衣物還要簡陋,設宴游樂的次數極少,妃嬪也很少。他曾得到后秦高祖姚興的侄女,對其極為寵愛,甚至因此耽誤了政事;謝晦委婉勸諫后,他立即將這位女子送走。朝廷的財物都由外府(國庫)管理,他個人沒有私人收藏。嶺南地區(qū)曾進貢一種“入筒細布”(精細的筒裝棉布),每端長達八丈,宋武帝厭惡這種布過于精美而勞民傷財,當即交給相關官員彈劾進貢的太守,將布退還嶺南,并下令禁止當地再織造這種布。公主出嫁時,陪嫁財物不超過二十萬錢,且沒有錦繡這類貴重物品。朝廷內外都遵守禁令,沒人敢追求奢靡。
太子劉義符即位,時年十七歲,下令大赦天下,尊奉皇太后蕭氏為太皇太后,立妃子司馬氏為皇后。司馬皇后是晉恭帝的女兒海鹽公主。
北魏明元帝長期服用寒食散(古代一種丹藥,服用后易藥性發(fā)作),多年來藥性反復,加上異常天象屢次出現,他因此很擔憂自己的狀況。于是派宮中使者秘密詢問白馬公崔浩:“近來在趙、代地區(qū)的分野(古代天文與地域對應的說法)出現日食,我患病多年不愈,擔心一旦去世,幾個兒子都還年幼,該怎么辦?請你為我謀劃身后之事。”
崔浩回答:“陛下正值壯年,病情很快就會痊愈;如果實在要考慮后事,我就冒昧進言。自從北魏興起以來,一直沒有重視確立太子,所以永興初年(明元帝即位初期),國家?guī)缀跸萑胛M觥H缃駪M早確立東宮太子,挑選賢能的公卿擔任太子的師傅,讓親信大臣作為太子的賓友;讓太子在內總管朝政,在外處理軍事,這樣陛下就能安心休養(yǎng),頤養(yǎng)天年。陛下去世后,國家有成年的君主,百姓有歸附的對象,奸邪之徒斷絕覬覦之心,災禍自然不會發(fā)生?;首油匕蠣c即將年滿十二歲(“周星”指十二年),聰明睿智、性情溫和,立年長的兒子為太子,是禮法的根本準則。如果一定要等兒子成年后再挑選,打亂長幼順序,那是招致禍亂的做法?!?/p>
明元帝又拿這件事詢問南平公長孫嵩,長孫嵩回答:“立年長的皇子合乎情理,立賢能的皇子能讓眾人信服;拓跋燾既年長又賢能,這是上天的安排。”明元帝聽從了他們的建議,立太平王拓跋燾為皇太子,讓他在正殿代理朝政,成為國家的副主。
明元帝任命長孫嵩及山陽公奚斤、北新公安同為左輔大臣,坐在東廂房,面朝西;任命崔浩與太尉穆觀、散騎常侍代郡人丘堆為右弼大臣,坐在西廂房,面朝東;文武百官各自負責本職事務,聽從太子調度。明元帝退居西宮,時常暗中觀察太子處理政務,看到他的決斷后非常高興,對參與議事的大臣說:“長孫嵩是年老有德的舊臣,侍奉過四代君主,對國家有大功;奚斤能言善辯、富有智謀,名聲傳遍天下;安同通曉民情,熟悉事務;穆觀通曉政務關鍵,能領會我的意圖;崔浩見聞廣博、記憶力強,能洞察天道人事;丘堆雖無大才,但辦公專心謹慎。有這六人輔佐太子,我和你們巡視四方邊境,討伐反叛、安撫歸降,完全能在天下實現抱負了?!?/p>
(注:長孫嵩本姓“拔拔”,奚斤本姓“達奚”,穆觀本姓“丘穆陵”,丘堆本姓“丘敦”。當時北魏大臣中出身代北(北魏發(fā)祥地,今山西大同以北)的人,姓氏多為復姓,到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后,才都改為單姓。舊史書擔心復姓繁雜難記,所以都用后來的單姓記載,現在也沿用這種做法。)
明元帝又因典東西部劉絜、門下奏事代郡人古弼、直郎徒河人盧魯元忠誠謹慎、恭敬勤勉,派他們侍奉太子,分別掌管機密事務,傳達和接受詔令。太子拓跋燾聰明且氣度不凡,大臣們時常上奏疑難事務,明元帝就說:“這些事我不清楚,應當由你們的國主(指太子)決斷?!?/p>
六月壬申日,南朝宋任命尚書仆射傅亮為中書監(jiān)、尚書令,任命領軍將軍謝晦兼任中書令,任命侍中謝方明為丹陽尹(京城建康的行政長官)。謝方明擅長治理郡縣,所到之處都有能干的名聲;他接替前任官員時,不輕易改變原有政策,確實需要修改的,就逐漸調整,讓改動不留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