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于仕也正是這么猜測,他認為,蓮臺本來應(yīng)該是平的,的確是這個方洞,把蓮臺的石質(zhì)吸了進去。
這個方洞有什么名堂呢?它會不會就是皇陵的核心正穴——金井?如果這個洞真是金井的話,寶蓮臺就必定是安放棺槨的寶床了。以蓮臺為寶床,這與皇帝身后飛升的概念是十分相符的。
既然說這是寶床,那為什么不見棺槨呢?其實,這早在于仕的意料之中,從“迎君崖”頂沒完工的巨型跪像,到方城里的無字石碑,都已經(jīng)表明,這座皇陵并未完工,它可能因為某些原因而被迫半途而廢,這應(yīng)該是一座“棄陵”
于仕靜靜思考著,室內(nèi)無聲。
撲通撲通
突然,于仕隱約聽到,方洞里好象有血脈的跳動聲。
那是很細微很細微的聲音,于仕只是無意中聽到,開始還以為是錯覺,但仔細再聽,的確是真的。他一驚,難道下面還有什么生命存在?
于仕反復觀察洞底,都只能見到青光流動。他于是趴下,把耳朵貼著臺面。
撲通撲通
沒錯,和人的血脈跳動之聲十分相似。
下面真有什么怪物嗎?該不會就是皇帝老兒他本人吧?于仕的好奇心一下子又提了起來。
但光在蓮臺上轉(zhuǎn),任你怎么看,怎么聽,都是無法找到答案的。
那下洞里去查查?呵,就算于仕再不怕死,也不至于拿自已的小命來這樣玩兒。
想來想去,于仕想出了一個近乎于惡作劇的辦法,他拿出一顆“鎮(zhèn)陽石”,上彈弓,拉盡,對著洞里彈射下去。
撲!感覺就象打在了軟軟綿綿的被子上。
打完石子,于仕就站在洞口旁靜待下面的反應(yīng)。
過了一會,澎!一大股強勁的青氣從洞里噴射而出,其掀起的氣浪,竟把于仕推得不由自主后退了兩步。這股青氣一直沖到室頂,把整個石室都撞得為之一震。
這股青氣噴發(fā)之后,很快就在空中彌散干凈,石室又恢復了漆黑,但它不再安靜,于仕聽到腳下響起一片細微的“咕嚕”聲,并感覺到有些“東西”正緩慢的向著洞口流去,這些“東西”應(yīng)該就是蓮臺的石質(zhì),那個洞口又在吸石了,甚至,于仕感到自已也被慢慢的往那洞口扯。
于仕慌忙跳下蓮臺,這下他可清楚了,洞里有什么怪物且不說,但自已招惹不起那是毫無疑問的。
在這間石室多留無益,于仕決定到別的地方繼續(xù)探查,前面說過,在通道口所在的墻壁上,有兩扇石門,當時弄了弄,覺得是能開的。
于仕點著油燭,來到門前。這是兩扇外推內(nèi)拉式的石門,門上沒把,要把它弄開,就只能蹲下把手伸進門底與地面的空隙,一點一點的往后拉,幸虧這石門不算厚重,拉了幾下,就把石門弄開了一條縫,接下來就好辦了,只需伸手進門縫把門拉開就行。
于仕輕輕把門拉開,只見門外同樣是漆黑一片,眼中除了黑,就什么都沒有。出于小心,于仕在出去之前把油燭弄滅,然后豎起耳朵聽了一會,覺得外面沒動靜,才向外邁出了第一步,誰知他剛走出了石門,呼!呼!左右兩邊,各有一股勁風迎面撲來,是刀氣!于仕反應(yīng)奇快,雙腳立定,腰背猛一后仰,整個上身幾乎躺平,才躲過了這兩刀的攻擊。他此時也來不及想什么了,緊接著一個翻身,幾乎是連滾帶爬的又退回到石室之內(nèi)。
突然遭襲,讓于仕甚為狼狽,他趕緊退到與石門相對的那面墻壁上,再以最快的速度點著了油燭,雙眼緊緊盯著那道半開著的門。
鼻尖好象有點濕,伸手一摸,還有點疼,是血。于仕心中一寒:剛才那下如果躲得慢一點的話,以后就要落個“無鼻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