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大部落的人之所以結伴一起過來,就是準備以勢壓人,逼迫銀狼部同意用奴隸換他們的吃食。
本來他們以為會費一番周折,沒想到人家痛痛快快地答應了。
三個奴隸換一碗吃食確實貴了點,可那肉食的香味實在太誘人了。
來之前頭領就下了死命令,無論如何也要換幾碗肉食回去,最少也要換兩碗。
來的小頭目們很清楚,如果真的只換兩碗回去,可能就要被頭領一個人吃光了,自己連肉渣都嘗不到一口。
只有多換幾碗,他們這些小頭目才能一人嘗一口。
頭領之下還有巫,頭領吃兩碗,巫起碼要吃一碗。
所以他們帶來的奴隸也不少,就是讓銀狼部挑一挑。
沒想到人家根本懶得挑,直接要求三個奴隸換一碗肉食。
其實也沒什么可挑的,都是一樣的骨瘦如柴。
幾個小頭目們交流了一下目光,有的人的意思是能不能跟銀狼部討價還價,就算五個奴隸換兩碗肉食也行,回去以后也好跟頭領交代。
沒想到,狼部落的小頭目率先答應下來,他帶了三個小跟班和十二個奴隸,原本以為可以換六碗,結果只換了四碗。
他是頭領比較器重的小頭目之一,早就領會了頭領的精神。
銀狼部就是他們狼部落看中的小綿羊,不管銀狼部提任何要求,他們都會答應,而且還要給其他部落做出表率。
現(xiàn)在這個世界還沒有出現(xiàn)養(yǎng)殖業(yè),還沒有把什么東西養(yǎng)肥了再殺的說法,狼部落的頭領卻已經領會出了這種精髓。
不得不說,身為狼部落的頭領,他也并不是一個只知道吃肉的酒囊飯袋。
看到狼部落的小頭目高高興興地走了,另外幾個部落的小頭目也只好按三個奴隸換一碗肉食的標準來交換。
一下子,很多部落都帶著奴隸們過來了,顯然交換奴隸比交換野獸更讓他們容易接受。
銀狼部頓時人員暴漲,當奴隸達到了一百多人,而剩下的肉食只有一盆半時,樊曉曉宣布結束交換。
那些排在后面,還沒有換到肉食的部落很不滿,因為銀狼部的肉食明明還有那么多,為什么突然不換了?
樊曉曉不理那些人的喧鬧,直接讓獨臂男子將奴隸們男女分開,又將孩子們分到一邊。
然后開始給每個人分發(fā)肉食,不論大人孩子,每人半碗。
主要是人太多,這些肉食只夠這么分的,而且這些人長期吃不飽,也不能一下子讓他們吃太多。
沒有這么多碗,便讓二十人一撥,從小孩子最先開始吃,然后是婦女,最后才是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