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表的坑坑洼洼并不扎手,看起來就是自然形成的。
放在耳邊,無論是輕輕晃動,還是用力搖晃,也聽不到里面的動靜。
他現(xiàn)在的聽力算是最好的,如果他謙虛地說自己是老二,沒人敢自稱老大。
連他都聽不出動靜,別人更不可能聽出。
他又將其泡在水里,泡了三天三夜也沒有動靜。
然后又用火烤。
不過不敢用大火,這可是他在這個世界發(fā)現(xiàn)的唯一一塊,萬一烤壞了,沒有第二塊來給他做實驗。
他一邊烤,一邊用手感應著表面溫度的變化,等到有些燙手了,趕忙停下來。
然后再用手和耳朵感應著里面的變化,似乎聽到了里面的一點點動靜。
可是再仔細聽,一切又歸于平靜,好像剛才只是一種錯覺。
他不敢再用火烤了,怕把里面的東西烤壞了。
于是用四十度左右的熱水泡,為了保溫,他想盡了無數種辦法。
用一個最大號的陶碗,將橢圓形疙瘩放在碗里,等熱水完全將其淹沒以后,再用蓋子將碗蓋住,然后用一些雜草塞在碗周圍,最后用幾層獸皮將雜草與碗全部包裹起來。
然后再將手放在獸皮外面,仔細感應著里面的溫度變化,等到里面的溫度降到三十度左右,立刻更換熱水。
如此精心呵護之下,一個多月之后,橢圓形疙瘩的外殼總算有了一點細微的變化。
坑坑洼洼變得更加細膩光滑,入手的感覺也變得溫潤起來。
當然了,一直被保存在三十到四十度左右的溫度里,想不溫潤都不可能。
然后他仔細傾聽,聽到里面的聲音好像變得明顯了一些。
這是一個好征兆,于是他更加細心照顧。
三個月之后,外殼變得越來越柔軟,坑坑洼洼也變得細密起來。
五個月之后,外殼變成了一個蛋殼一樣的東西,里面的動靜越發(fā)明顯了。
六個月之后,可以聽到里面偶爾發(fā)出“篤篤篤”的聲音,好像是某個東西在啄這個外殼一樣。
曹海變得興奮而充滿了期待,他知道到了關鍵時候,如果此時出現(xiàn)什么差錯,將會前功盡棄。
自己浪費的精力倒在其次,如果所料不差,里面應該是孕育出了某個新生命。
這個時候的新生命是十分脆弱的,一旦自己處理不當,新生命將無法破殼而出。
他將這東西放在自己眼皮底下,二十四小時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