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女為仲某,幼女為季某。
女子出嫁以后,如果嫁到國外,便會帶上母國的國別。
比如申生的母親齊姜,就是齊國的姜姓女子。
丈夫死后,名字就會帶上丈夫的謚號。
比如穆姬,就是秦穆公的夫人,娘家是姬姓。
當然,這些都是貴女,普通百姓家的女子根本不可能有名字。
士農(nóng)工商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貴族永遠是貴族,農(nóng)民永遠是農(nóng)民,子子孫孫都不可能改變身份。
除了貴族有自己的姓氏,老百姓大多以職業(yè)為姓。
前面的姓氏代表職業(yè),后面的名字就比較隨意了。
只有貴族才有名有字,《禮記·曲禮》記載:“男子二十,冠而字。父前,子名;君前,臣名。女子許嫁,笄而字?!保馑际悄信扇撕蟛拍苡凶?,并且稱呼字不稱呼名,以表示尊重。
老百姓的名字就是為了別人稱呼方便,沒那么多講究。
醫(yī)家也是世代相傳,醫(yī)女知表示她是醫(yī)家傳人,因為是女子,中間加了個女,后面的知就是她的名字。
古時的知與智相通,說明她的父母對她寄予了厚望,并沒有因為她是女兒而嫌棄。
唉,誰家的女兒不是父母心里的小公主呢?
而齊女的名字只有兩個字,說明申生給她賜名十分敷衍。
醫(yī)女知聽到齊女的夸贊有些意外,她沒想到齊女居然明白她名字的含義。
她雖然對齊女的了解不夠詳細,可也知道對方是一個從小就不被待見的私生女,沒有讀過書,沒有什么見識。
看來傳聞未必全部屬實,果然是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多謝齊女夸贊,您以后可以叫我知?!?/p>
“好。”
齊女沒有絲毫客氣,直接答應,這又讓知意外了一下。
現(xiàn)在齊女哪有時間客氣來客氣去的,她要盡快恢復健康,還要盡快讓身體變得強壯起來。
她也不想試探來試探去的,知給她的第一感覺就是誠實。
這就夠了,這樣的人,只要待之以誠,再給予一些必要的利益,基本上不會背叛。
既然知是世子安排來的,她的身體康復就繞不開對方,不如大方一點,讓對方參與到自己的健康計劃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