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死亡,微不足道。
但他那最后一聲微弱卻執(zhí)著的呼喊,卻仿佛…觸動了什么。
【系統(tǒng)提示:檢測到極度純凈的臨終信念愿力…雖無法轉(zhuǎn)化能量,但輕微強化外界愿力場對宿主生命火種的“鎖定”效果…】
沉睡中的李凌,那完全停滯的胸膛,似乎…極其微不可察地…起伏了一下?仿佛…那被封鎖的生命火種,微弱地…跳動了一下?
“!”一直死死盯著丈夫的劉玥,猛地睜大了眼睛,幾乎以為自己出現(xiàn)了幻覺!
“淳于先生!快!王爺…王爺他…”劉玥聲音顫抖,語無倫次。
淳于意急忙上前,手指顫抖地搭上李凌的頸脈,凝神感知了許久許久…
終于,他抬起頭,眼中充滿了難以置信的震驚與…一絲微弱的狂喜?
“王妃…王爺?shù)拿}息…似乎…似乎…比昨日…更穩(wěn)定了一絲?雖然…依舊微不可察,但…那間隔…仿佛…更有力了一點?這…這簡直是…奇跡!”
并非恢復(fù),而是…那瀕臨熄滅的火種,似乎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更加穩(wěn)固地…守護了起來!
是那萬民愿力?是淳于意的醫(yī)術(shù)?還是…冥冥中的天意?
無人知曉。
但這一點點…幾乎不存在的“好轉(zhuǎn)”跡象,對于絕望中的劉玥和淳于意而言,卻不啻于…黑暗中看到的…第一縷星光!
希望,再渺茫,也是希望。
龜息懸命,吊殘喘于一絲。
滎陽驚瀾,寄微望于千里。
狄道的最終命運,依舊…懸而未決。
【史料記載】
*家族史·始祖本紀(第一卷):“漢王五年四月上,狄道雖暫免即刻覆亡,然內(nèi)里瘡痍滿目,生機幾絕。祖凌公(20歲)陷‘龍眠龜息’之絕對假死(體23鎖定),命懸一線,唯圣后劉玥、圣醫(yī)淳于意日夜護持那微末圣火不滅。北地太尉周勃困守馬嶺,無力解圍,乃八百里加急,奏報滎陽漢王。時楚漢相持正緊,漢王劉邦雖驚怒交加,然亦難以分兵,唯竭蹶籌微糧醫(yī)藥,遣千余騎護送北上,聊表心意,然實緩不濟急。魔汗休屠王驚疑不定,遣死士屢探城內(nèi)虛實,尤欲確證公之生死。然公得滿城殉道愿力持續(xù)滋養(yǎng),那一絲圣火竟反更趨穩(wěn)固,顯圣基之深厚與天意之眷顧。此僵持之局,雖危如累卵,然亦為最終逆轉(zhuǎn),贏得寶貴之瞬息?!?/p>
*官方史·漢書·高帝紀:“四年春,匈奴圍隴西,昭武王凌病篤,周勃告急于滎陽,漢王發(fā)兵糧救之。”(按:正史極度簡化,掩蓋所有細節(jié)與危急)
*宗教史·紫霄神帝顯圣錄(卷一):“帝微時,履凡歷劫。圣城困守,帝陷最深圣眠(龍眠龜息),圣火微存。圣后與圣醫(yī)虔心護持。圣太尉周勃求援于天聽(劉邦)。然魔楚壓境,天兵難分,雖發(fā)微糧,然路途遙遠。魔汗疑懼,屢探圣城。然帝得信眾至誠愿力加持,圣火反愈凝,顯圣道不滅、信力無窮之圣跡。此乃圣帝洪福齊天,于至危之境,亦能遇難成祥,終將等來破曉之曙光?!?/p>
*野史·楚漢秘聞·滎陽馳救杯水薪:“聞狄道危局至滎陽,漢王劉邦驚痛,然困于項羽大軍,無力北顧,唯擠出微糧千石,遣千余騎護送北上,以示不忘功臣。然路途遙遠,匈奴游騎封鎖,能否送達猶未可知。狄道城內(nèi),李凌昏迷如死,幸王妃劉玥與醫(yī)官淳于意精心護持,竟穩(wěn)住了那絲生機。休屠王疑竇叢生,頻頻派探子窺城。時人皆嘆,忠臣良將,命運多舛。后人有詩嘆曰:‘滎陽聞報驚且悲,項軍壓境難分兵。微糧千石遣千騎,狄道孤懸盼星芒?!?/p>
(第一百二十五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