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輔方敬之此刻終于出列,緩聲道:“陛下,俘虜證詞雖來自敵方,但若能與其他證據(jù)相互印證,亦具參考價值。且東宮近侍中毒,事關(guān)宮廷安寧,確需查明。老臣以為,當(dāng)務(wù)之急,是定邊將之功過,安朝局之人心?!?/p>
李閣老也沉吟道:“周勃是否有拖延,秦岳是否為主功,需綜合評判。然太子殿下冒險民間輸援,其心可憫?!?/p>
朝堂之上,爭論再起。但這一次,因為俘虜口供的出現(xiàn),以及投毒事件的陰影,支持景琰的聲音明顯多了起來。許多中立官員開始傾向于相信周勃確有搶功之嫌。
皇帝沉默良久,目光在景琰堅毅的臉龐和蕭景宏略顯慌亂的臉色之間巡梭。他手中握著那份沉甸甸的供詞,又想到昨夜密報東宮的混亂,心中已然有了決斷。
“夠了。”皇帝終于開口,聲音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yán)。
殿內(nèi)瞬間安靜下來。
“北狄俘虜口供,與秦岳血書、軍報記錄相互印證,周勃拖延不進、坐視友軍苦戰(zhàn)之事,證據(jù)確鑿?!被实垡蛔忠痪?,敲打在每個人心上,“周勃,奪其將軍封號,褫奪軍功,召回京城,交由兵部議處!”
蕭景宏臉色瞬間慘白。
“然,”皇帝話鋒一轉(zhuǎn),看向景琰,“太子蕭景琰,私下聯(lián)絡(luò)邊將,擅動民間渠道,雖情有可原,亦屬逾越。罰俸一年,閉門思過三日?!?/p>
這個處罰,相較于周勃,已是極輕。
“至于秦岳,”皇帝繼續(xù)道,“臨危不懼,浴血奮戰(zhàn),保全朔風(fēng)城,其功甚偉。擢升為鎮(zhèn)北將軍,總領(lǐng)北境防務(wù)!”
“陛下圣明!”景琰率先跪下行禮。心中一塊大石終于落地。雖然自己被罰,但保住了秦岳,扳倒了周勃,目的已然達到。
“父皇!”蕭景宏還想再爭。
“退朝!”皇帝根本不給他機會,拂袖起身,目光冷冷掃過景琰,“太子,你隨朕到御書房來?!?/p>
景琰心中一凜,知道關(guān)于投毒之事,父皇必有垂詢。他看了一眼面如死灰的蕭景宏,轉(zhuǎn)身跟上皇帝的步伐。
走出大殿,清晨的陽光刺破云層,灑在濕漉漉的宮道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景琰卻感覺不到絲毫暖意,心中反而更加沉重。
軍功之爭看似贏了,但林夙依舊昏迷不醒,中的毒能否解開?投毒的背后主使能否揪出?皇帝單獨召見,是福是禍?
更重要的是,經(jīng)過此事,他與二皇子乃至三皇子之間的矛盾已徹底公開化、白熱化。未來的斗爭,只會更加殘酷。
他握緊了袖中那枚從林夙身上取下的玉珠,仿佛從中汲取著微弱的力量。
“夙,”他在心中默念,“我們贏了這一仗。你……一定要醒來,看看我們親手搏來的這片天光?!?/p>
然而,當(dāng)他踏入御書房那幽深的門檻時,心中那份不安,卻如同陰云般,再次籠罩上來?;实蹎为氄僖?,絕不會只是為了安撫。
新的風(fēng)暴,或許正在這看似平靜的勝利之后,悄然醞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