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昏聵的目光動了動,看向那份名單,又看了看下方的景琰和蕭景哲,最后目光落在了陰影中的林夙身上一瞬。
“司禮監(jiān)。”皇帝緩緩開口,聲音帶著一絲沙啞,“隨堂太監(jiān)林夙,近日協(xié)理批紅,頗稱朕意。朕聞其于宮廷用度、內(nèi)庫收支方面,亦頗有見解?!?/p>
此言一出,滿朝皆驚!無數(shù)道目光瞬間聚焦到了那個一直隱藏在陰影中的清瘦身影上。
皇帝這話是什么意思?難道要讓一個宦官,插手朝官職司的任命?還是另有所指?
林夙感受到那無數(shù)道或驚愕、或鄙夷、或嫉恨的目光,身體微微一僵,但立刻便恢復(fù)了平靜,只是將頭垂得更低。
景琰的心猛地一提。父皇此言,看似褒獎林夙,實則將他再次推到了風(fēng)口浪尖!這絕非好事!
果然,李閣老立刻抓住了機會,出列厲聲道:“陛下!宦官干政,乃國朝大忌!林夙雖有微功,然其身份卑賤,豈可妄議朝政、干預(yù)銓選?此例一開,后患無窮!臣懇請陛下明鑒!”
他一帶頭,身后立刻跪倒一片清流官員,齊聲附和:“臣等附議!請陛下明鑒!”
聲浪震得殿宇嗡嗡作響。
蕭景哲看著這一幕,眼底閃過一絲得意。他原本對首輔的平衡方案略有微詞,但此刻見父皇突然將林夙抬出來吸引火力,反而樂見其成。讓東宮和這個閹奴成為眾矢之的,對他而言有利無弊。
景琰面色沉靜,心中卻是怒海翻涌。他知道這是父皇慣用的平衡之術(shù),既用林夙來制衡文官集團和三皇子,又通過挑起文官對宦官的敵視來限制東宮勢力的過度擴張。一石二鳥!
他必須開口,否則林夙將陷入極度危險的境地。
“父皇。”景琰踏前一步,聲音清晰而沉穩(wěn),“林夙身為內(nèi)侍,恪盡職守,協(xié)助父皇處理宮廷事務(wù),乃其本分。朝官職司任命,關(guān)乎國本,自有吏部、內(nèi)閣依律辦理,兒臣等亦當(dāng)避嫌,內(nèi)侍更不敢妄加評議。李閣老所言甚是,祖宗規(guī)制,不可輕廢?!?/p>
他這番話,既撇清了林夙干預(yù)朝政的嫌疑,又重申了規(guī)制,堵住了那些清流的嘴,同時也隱晦地表達了東宮遵守規(guī)則的態(tài)度。
皇帝深深地看了景琰一眼,又瞥了一眼跪伏在地的李閣老等人,忽然輕笑了一聲,那笑聲干澀而帶著一絲嘲弄。
“都起來吧?!彼麛[了擺手,“朕不過隨口一提,看把你們急的。規(guī)矩,朕自然懂?!?/p>
他頓了頓,目光重新落回那份名單上,仿佛剛才的插曲從未發(fā)生。
“就按方愛卿的意思辦吧。具體人選,吏部盡快擬旨,司禮監(jiān)用印?!被实鄣穆曇魩еv,“至于京營副指揮使一職……”他拖長了語調(diào),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來。
“……朕已決意,由張威擔(dān)任。即日赴任?!?/p>
雖然早有心理準(zhǔn)備,但親耳聽到皇帝確認(rèn),景琰的心還是沉了下去。京營兵權(quán),終究還是落入了三皇子舅父之手。
“退朝——”高公公尖細的聲音再次響起,為這場瓜分利益的朝會畫上了句號。
退朝的鐘聲響起,百官懷著各異的心情,依次退出金鑾殿。
蕭景哲經(jīng)過景琰身邊時,腳步微頓,臉上帶著無可挑剔的溫和笑容:“皇兄今日辛苦了。日后朝中事務(wù),還需皇兄多多指點?!?/p>
景琰面色平淡,微微頷首:“三弟客氣了,分內(nèi)之事?!?/p>
兩人目光一觸即分,都看到了對方眼底深處的冰冷與戒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