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就擔心爺孫關系處不好,就連坦白身份都不敢,生怕以朱煐的脾氣會拍屁股走人,甩手不要這大明皇儲的位置,就更別說讓老朱親自施壓了,那樣可能會適得其反,弄巧成拙。
可除了老朱親自施壓之外,其他百官卻又不頂用。。。。沒有人是朱煐的對手,個個敗下陣來。
這仿佛就像是陷入了一個死局,一個難以解決的困境,讓人頭疼不已。
只是最近,朱棣和朱允炆聯(lián)手,想要給朱煐造成一些麻煩和困擾,以報之前的羞辱之仇,挽回一些顏面,出口惡氣。
對于燕王府學宮的一應事宜老朱都是心知肚明的,了如指掌,沒有任何秘密。
朱棣是在瞞著老朱,為此還使了很多的障眼法和偽裝手段,想要掩人耳目。
可實際上這些花里花哨的操作在老朱的眼里壓根一點作用沒有,如同透明的一般,看得一清二楚。
有錦衣衛(wèi)作為老朱的耳目,只要是老朱想要了解的事情,在應天府范圍內(nèi)就沒有他了解不到的,情報網(wǎng)絡十分發(fā)達和高效,無孔不入。
朱棣自以為藏得很好,隱藏得很深,但實際上在老朱的查探下根本無所遁形,所有的一切都暴露無遺,像攤開的書本。
燕王府學宮的營收就連老朱也是不由得嚇了一跳,感到十分驚訝和意外,瞪大了眼睛。
短短幾天的時間里居然賺了整整五百萬兩銀子!這個數(shù)字遠遠超出了他的預期,簡直難以置信。
比當日的稷下學宮都要賺得更多!創(chuàng)造了新的記錄,前無古人。
老朱甚至都已經(jīng)開始在心里算起了該從這筆銀子里拿出來多少充入國庫,如何分配和使用這些資金,盤算著開銷。
眼下這國庫可不充裕啊,錢壓根就不夠用!處處都需要用錢,捉襟見肘。
不過有了先前從朱煐手里拿來的稷下學宮的錢和現(xiàn)在這五百萬兩。。。。嗯。。。咱截留下來個四百萬兩應該不過分吧?老朱在心里盤算著,覺得合情合理。
如此一來國庫就平白多出了六七百萬兩銀子。。。。今年的國庫可算是這數(shù)十年以來最為富裕充沛的了。。。。可以解決很多問題和困難,緩解壓力。
正常而言大明一年的稅賦不過折合銀子兩千萬兩左右,這些收入需要支撐整個國家的運轉,十分緊張。
今年朱煐以重開稷下學宮之名賣了十個稷下學宮的入學名額從商賈手里賺了四百六十三萬兩,這是一筆不小的額外收入,解了燃眉之急。
老朱給稷下學宮留下了一百二十萬兩,剩下的三百四十三萬兩銀子等于說是直接充入了國庫,緩解了財政壓力,起到了很大作用。
而眼下燕王府學宮的五百萬兩老朱也準備直接拿走四百萬兩,只留下一百萬兩給他們自己使用,覺得這樣分配很合理。
這里外里一加起來,那就是平白給國庫創(chuàng)收了近七百五十萬兩!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貢獻,功不可沒。
朱棣所謂的隱藏和老朱這邊壓根就是不存在的,沒有任何秘密可言,像透明的一樣。
除非老朱的注意力不在他的身上,否則在應天府就休想有事情能瞞得過老朱,他的掌控力十分強大,無處不在。
也正是這如火如荼的生意,讓老朱覺得這燕王府學宮至少應該是能給朱煐一定的壓力和挑戰(zhàn),讓他感受到競爭的存在,不會太過輕松。
可事實卻再度讓老朱大失所望,結果并不如他所愿,心里空落落的。
他讓蔣瓛時刻關注朱煐那邊的動靜和反應,可這一連等了好幾天卻壓根一點動靜都沒有,就仿佛朱棣開著燕王府學宮和朱煐半點關系都沒有,他完全不在意似的,漠不關心。
這讓老朱百思不得其解,心里充滿了疑問和困惑,想不通原因。
難不成是過于自大了嗎?認為對方不足以構成威脅?老朱想不明白,感到十分納悶,心里堵得慌。
不過他也不是一個喜歡糾結和鉆牛角尖的人,有些事情強求不來,順其自然更好。
有些東西吧,既然想不明白,那就不想了,順其自然或許更好,省得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