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鈺走南闖北靠著賣布匹和絲綢做出了這般大的買賣,他無論是智商還是情商亦或是見識都是遠超常人的,因此在收到胡老三請柬的一瞬間,腦海里就推算出了個大概。。。。知道肯定有重要事情。
他經(jīng)商這么多年,早就練就了一身察言觀色的本事,能夠從細微之處看出端倪。他對自己這個本事很自信,不會判斷錯,自己的推測應該沒錯,自己的猜測很準。
他想起上次胡老三請他吃飯,也是在重要事情發(fā)生之前。那頓飯吃得很盡興,談成了不少生意。
也正是因此陳鈺才激動,才迫不及待。他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一定要好好把握,不能錯過了。
他催促著下人快點準備馬車,恨不得立刻飛到胡老三的府上,想知道到底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想馬上知道答案。他連早飯都顧不上吃,就急著出門了。那早飯還擺在桌上,冒著熱氣。
陳鈺的府宅倒是和尋常百姓的府宅一般無二,從門外看的話是如此,只是內(nèi)部稍稍大一些,寬敞一些。他不喜歡張揚,所以把府宅建得很樸素,不引人注目。他這樣更安全,不容易惹來麻煩,不容易引起別人的注意,不容易招來是非。
連門前的石獅子都比別人家的小一號。那石獅子蹲在門口,看起來很溫順。
他一直以來信奉的都是低調二字,不張揚。在他看來,商人太過張揚容易招來禍患,還是低調些比較安全。
他做事總是很謹慎,從不輕易顯露自己的財富,從不炫耀自己的實力,從不顯擺自己的家底。他常對家人說,樹大招風,要懂得藏富。
那藏富的道理他踐行得很好。
行商的商賈行事風格各有不同,有的高調,便于聚攏資金,有的如陳鈺低調,以免被人盯上惹火上身,招來麻煩。
陳鈺選擇的是后一種方式,寧愿低調些,也不愿太過招搖。他這樣才能做得長久,不容易出事,不容易引起官府的注意,不容易惹來麻煩。他的店鋪裝修也很普通,不像別家那樣富麗堂皇。那店鋪的門面很簡單,只掛著一塊樸素的招牌。
財不外露是陳鈺一直以來的想法和原則。他深知,在這個世道上,太過招搖容易引來不必要的麻煩,還是悶聲發(fā)大財比較好。
他從不輕易顯露自己的財富,總是裝得很普通,總是表現(xiàn)得像個尋常百姓,總是很低調。
就連他坐的馬車,也是普普通通的青布小車。那小車走在街上,不會引起太多注意。
相較于胡老三的宅院而言,陳鈺的宅院就顯得破爛了一些,樸素了一些。
胡老三的宅院富麗堂皇,而陳鈺的宅院卻很簡單,這就是兩人性格的差異,處事方式的不同。
陳鈺自己的方式更好,更適合自己,這樣才能長久,這樣才穩(wěn)妥。有次胡老三來他家做客,還開玩笑說他的宅子配不上他的身份。那玩笑話他聽了也只是笑笑,不往心里去。
……
陳鈺乘著馬車前往胡老三的府宅,心里琢磨著待會兒要談的事情。馬車在青石板路上緩緩行駛,陳鈺靠在車廂里,閉目養(yǎng)神,心里卻在盤算著各種可能,思考著該如何應對。
他這次會面可能會改變很多事情,必須做好準備,必須想好該怎么說話,必須想好該怎么應對。他把可能談到的事情在腦子里過了一遍。
那馬車輪子壓在石板上的聲音很有節(jié)奏。
而和陳鈺一般收到胡老三的請柬的,還是楊巡他們幾個人。楊巡也是京城里有名的大商賈,和胡老三、陳鈺都是老相識了,彼此都很熟悉。
楊巡收到請柬后,也立刻準備動身,不敢耽誤,這次會面很重要,不能遲到,不能耽誤。
他的馬車從另一條街駛過來,正好在路口遇上陳鈺的馬車。
兩輛馬車并排停了一下,車簾掀開,兩人互相點頭致意。
楊巡,商賈中的老資格,幾乎壟斷了北方的皮草生意,也是個家財萬貫的主,實力雄厚。
他在商界摸爬滾打幾十年,積累了豐厚的家底和人脈,在商賈中很有威望。他說話很有分量,很多人都聽他的。
他坐在馬車里,也在想著胡老三的邀請,這次會面不一般,這次會面很重要。
他撩開車簾,朝陳鈺的馬車點了點頭,那點頭的動作很輕微,但彼此都明白其中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