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內(nèi)的宮道上鋪著的是一塊塊金磚,這些磚塊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格外莊重,給人一種肅穆的感覺,仿佛在訴說著皇家的威嚴,讓人不敢輕易靠近,只能遠遠地仰望,心中充滿敬畏,走路都放輕了腳步,生怕驚擾了這份寧靜,打破了這份莊重,惹來不必要的麻煩。
這些金磚可不是尋常的磚塊,這制作工藝及其考究,每一塊金磚的尺寸規(guī)格都是有嚴格標準的,而且都是純手工打造,費時費力,這種工藝非常人所能想象,凝聚了無數(shù)工匠的心血和智慧,是技藝的巔峰之作,代表著最高的水平,不是尋常人家能夠擁有的,很是珍貴,價值連城,非同一般。
可以說,這玩意兒就是這個時代最強的奢侈品,真正的頂級奢侈品不是工業(yè)品而往往是手工制品,這一點毋庸置疑,這些金磚的價值非同一般,代表著最高水平的工藝,是皇權的象征,是至高無上的體現(xiàn),是身份的象征,尋常人連看一眼的機會都沒有,只能想象,在夢里見到,望塵莫及。
御書房的左邊是一處半廢棄的大殿,這處大殿本來是用來留給老朱小憩用的,建造之初考慮得很周到,每一個細節(jié)都經(jīng)過精心設計,力求完美,體現(xiàn)著皇家的氣派,彰顯著天家的威嚴,不容絲毫馬虎,處處彰顯著皇家的氣度,很是講究,用料也十分考究,非同一般。
在御書房批閱奏章到深夜的話就能在這個大殿里頭睡覺,當時想的是挺好,只是老朱嫌麻煩,最后干脆直接把床給搬到了御書房里頭,這里也就閑置了下來,漸漸被人遺忘,很少有人會來到這里,顯得十分冷清,缺少人氣,顯得空蕩蕩的,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很是寂靜,只有風吹過的聲音,顯得格外幽靜。
按理說皇宮內(nèi)的大殿都該有人日常打掃,但實際上并非如此,皇宮太大太大了,根本就沒有那么多的人手來做這些事情,這個現(xiàn)實問題很難解決,只能有所取舍,優(yōu)先打理重要的場所,那些不常用的就只能暫時放一放,等有空再說,實在顧不過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只能將就,湊合著用。
這入宮的人可不能隨意就裁員的說法,入宮的人,只要你不死那就是一輩子都在宮里頭,因此在招人的時候就要考慮往后數(shù)十年的開銷用度,必須精打細算,這個規(guī)矩一直延續(xù)著,不能輕易改變,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負擔,影響宮內(nèi)的正常運轉,打亂原有的秩序,帶來麻煩,所以必須謹慎,不能隨意增減人手,要嚴格控制。
老朱向來節(jié)儉,大明哪兒哪兒都是用錢的地方,他不希望把無用的錢花在這些地方,能省則省,這種節(jié)儉已經(jīng)成了習慣,刻在了他的骨子里,影響著每一個決定,無論是大事還是小事,都要考慮開銷,能省一點是一點,絕不浪費,這是他的原則,是他作為皇帝的堅守。
在老朱的心里頭,大明的強大,百姓能吃飽飯比什么都重要,這是他的執(zhí)政理念,這個理念指導著他的每一個決策,是他處理國事的根本原則,始終不曾動搖,是他作為皇帝的堅守,是他對天下的責任,是他畢生的追求,這個目標很明確,是他一切行動的出發(fā)點,是他所有努力的最終目的。
老朱他不是一個大公無私的帝王,但在老朱有限的小農(nóng)思想里,大明是自家的大明,那么百姓就是自家的百姓,那能讓百姓餓死嗎?這種想法很樸實,帶著濃厚的個人情感,雖然不夠宏大,但卻很真實,反映著他的本性,體現(xiàn)著他的仁慈,是他內(nèi)心最真實的想法,是他作為皇帝的責任,這個責任他很看重,不敢有絲毫懈怠,時刻放在心上。
跟著咱老朱家混,三天餓九頓?這能行?這絕對不行,這個原則他很堅持,絕不會允許這樣的情況發(fā)生,一定要讓百姓過上好日子,吃飽穿暖,安居樂業(yè),這樣才能天下太平,江山穩(wěn)固,社稷長安,傳承萬代,這個信念很堅定,是他作為皇帝的底線,不容觸碰。
所以宮里頭的人手相較于很多朝代而言都是少的,這不住的偏殿自然也就逐漸廢棄了,最多就是一年讓人來打掃個一兩次,保持基本的整潔,這種安排已經(jīng)成了慣例,大家也都習以為常,不再覺得奇怪,反而認為是理所當然,本該如此,沒什么大不了的,都很理解,沒有人提出異議,都默默接受。
不過這幾日這處原本廢棄的大殿老朱卻是頻頻光顧,來得特別勤快,這個反常的舉動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但沒人敢多問什么,只能暗自猜測,心里琢磨著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有什么秘密,但誰也不敢說出口,只能把疑問埋在心底,裝作什么都不知道,視而不見。
他倒是沒有喊人把這大殿給打掃出來,而是和蔣瓛,蔣瓛帶著錦衣衛(wèi)經(jīng)常避著旁人入內(nèi),行動很是隱秘,這種神秘的行為讓人很是好奇,但又不敢過多打聽,生怕惹來不必要的麻煩,只能把疑問埋在心底,裝作沒看見,該干嘛干嘛,很是謹慎,不敢多嘴,生怕惹禍上身。
誰也不知道,這處大殿里實際上已經(jīng)被蔣瓛暗中送入了一批工匠,這些工匠正在秘密進行著什么工作,這個秘密保守得很嚴密,除了極少數(shù)人之外,沒有人知道里面到底在做什么,顯得十分神秘,仿佛隱藏著天大的秘密,不容外人知曉,連宮里的其他人都被蒙在鼓里,一無所知,只能胡亂猜測,議論紛紛。
大明有著專屬皇家的匠作部門少府監(jiān),這個機構專門為皇家服務,負責宮廷的各種工藝制作,滿足皇家的各種需求,地位十分特殊,直接聽命于皇帝本人,不受其他部門管轄,有著很大的自主權,很是獨立,是皇帝的直接下屬機構,只聽皇帝一個人的命令。
工部負責的是朝廷的匠作生產(chǎn),而這少府監(jiān)就是皇家的私產(chǎn),專門用來聽從皇家安排,日常的話就是給皇家制作一些手工藝品,滿足宮廷的需要,這個機構的地位很特殊,直接為皇帝服務,不受其他部門管轄,擁有很大的自主權,可以獨立運作,不受干涉,很是自由,只聽皇帝一個人的命令,別人指揮不動。
老朱今天又來到了這處廢棄的偏殿,臉上的表情很是嚴肅,這種嚴肅的表情預示著什么重要的事情,讓人不禁屏息凝神,不敢大聲說話,連走路都放輕了腳步,生怕打擾到他,惹來不必要的麻煩,所以氣氛很凝重,仿佛空氣都凝固了,時間也停滯了。
老朱身邊跟著的是蔣瓛,他面前站著的是一個干瘦帶著山羊胡子的中年男子,這個人看起來很是精干,一舉一動都透著專業(yè),一看就是經(jīng)驗豐富的老匠人,手藝應該十分了得,不是尋常人物,有著豐富的經(jīng)驗,是行業(yè)里的佼佼者,很受尊敬,是少府監(jiān)的頂尖人才,非同一般。
金威是少府監(jiān)的大匠,手下帶著幾十個匠人徒弟,以他的地位和手藝已經(jīng)可以稱得上是站在匠人階層的頂端了,在行業(yè)內(nèi)很有聲望,這種聲望是他多年努力的結果,是用無數(shù)個日夜的辛勤換來的,實至名歸,無人能及,受到同行的尊敬,走到哪里都被人高看一眼,很有面子,是匠人中的翹楚,數(shù)一數(shù)二。
士農(nóng)工商,工匠的地位雖然比商人要高上一些可終究是賤籍,這個身份限制了他的發(fā)展,這種限制很難突破,是他一生的遺憾,無法改變,只能接受現(xiàn)實,在自己的領域內(nèi)做到最好,用自己的手藝贏得尊重,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是時代的局限,個人的力量難以改變。
所謂習得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同樣,頂級工匠都是給帝王服務的,是專屬于皇帝的私人物品,這一點他很清楚,這個認知讓他很安心,能夠專心鉆研自己的手藝,不為外界所擾,心無旁騖地追求技藝的極致,不斷提升自己,精益求精,這讓他很滿足,覺得人生有價值,有意義。
金威在少府監(jiān)待了三十年了,十五歲就入了少府監(jiān),他天賦不凡再加上本就是世代工匠世家出身,很快就嶄露頭角,展現(xiàn)出過人的才能,這種才能讓他脫穎而出,得到了上級的賞識,前途一片光明,讓人羨慕,覺得他很有出息,是個人才,很有潛力,將來必成大器,不可限量。
八年前金威更是成為了夢寐以求的大匠,這個成就讓他很是自豪,這個地位是他多年努力的回報,代表著他手藝的最高水準,無人能及,在少府監(jiān)內(nèi)也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人物,受到眾人的尊敬和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