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輪是近乎變態(tài)的技術筆試,題目深度和廣度遠超學校課程和一般企業(yè)面試。
大量涉及華興現網設備的具體協(xié)議細節(jié)、復雜網絡故障的排查邏輯以及前沿技術的應用場景分析,直接刷掉了三分之二的應聘者。
緊接著是全英文技術面試,面試官是客工部幾位經驗豐富的“老鳥”
,問題刁鉆且極具實戰(zhàn)性。
“如果一個跨國企業(yè)客戶投訴其MPLS-VPN網絡在跨洋鏈路出現間歇性延遲抖動,你的排查思路是什么?”
“請用英文闡述5G網絡切片在智慧港口場景下的具體實現和保障機制?!?/p>
。。。。。。
蔣若琪使盡渾身解數,才勉強過關。
第三輪是情景模擬壓力測試。
在一個布置成客戶會議室的房間里,她需要面對由資深員工扮演的、極其難纏的“客戶”
。
“客戶”
可能突然打斷她的講解,質疑技術方案的可行性;
可能對報價表示極度不滿;
甚至可能因為前期交付的某些問題而情緒激動。
她必須在巨大的壓力下保持專業(yè)微笑,快速理解“客戶”
的真實訴求,并用清晰邏輯和有力證據安撫對方、解答疑問、爭取信任。
第816章內部競爭
這一輪,她親眼見到一位口語流利如母語、但抗壓能力稍弱的精英級同學歸被“客戶”
問得當場情緒崩潰,含淚離場。
最后一輪還有形象與禮儀評估,由人力資源部的專業(yè)老師和部門管理層共同進行。
從著裝、妝容、發(fā)型、站姿、坐姿、手勢,到眼神交流、微笑弧度、語音語調,都有近乎挑剔的細致標準。
負責評估的老師語氣溫和但要求嚴格:“蔣同學,你的專業(yè)知識很扎實,但微笑時可以再放松一些,不要讓人覺得是職業(yè)假笑?!?/p>
“講解時手勢不要太多,幅度不要太大,要沉穩(wěn)、有引導性。”
過五關斬六將,當她最終收到那封夢寐以求的錄用通知書時,心中涌起的不僅是喜悅,更有一種歷經淬煉后的踏實與敬畏。
她深刻地認識到,在華興客工部,“優(yōu)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