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把散落的書都排好,她又拿著抹布,開始擦拭書架。
從頂層到底層,她擦得格外仔細,連書架縫隙里的灰塵都用指尖摳了出來,抹布換了三次水,直到每個書架都亮得能映出人影,她才停下。
那天晚上,她忙到閉館。圖書館的燈一盞盞熄滅,只剩下服務(wù)臺旁的一盞小燈。
她又把所有書架都檢查了一遍,從A區(qū)到Z區(qū),每一本書都要確認編號和位置對不對,連傾斜的書都要扶直。
管理員阿姨催了她好幾次:“丫頭,別查了,快回去吧,太晚了不安全?!?/p>
“再查一遍,阿姨,確認沒錯我再走。”
拾穗兒固執(zhí)地說,直到最后一本《沙漠生態(tài)學(xué)》歸位,她才松了口氣,對著書架笑了笑——就像看著自己種的小苗終于長直了腰。
第14章-勤工
走出圖書館時,已經(jīng)快十點了。晚風(fēng)很涼,吹得她打了個哆嗦,可身上卻因為忙碌而冒著熱氣。
她揉了揉發(fā)酸的胳膊,又摸了摸手心的創(chuàng)可貼,忽然覺得一點都不累——只要能掙到錢,能讓奶奶少累一點,這點苦算什么呢?
從那以后,拾穗兒每天都準時到崗,有時甚至?xí)崆耙恍r來。
她漸漸熟悉了所有書架的位置,哪個區(qū)域的書流通快,哪本書經(jīng)常被錯放,她都記得清清楚楚。
遇到踮腳夠不到的書,她就搬來小凳子,踩著凳子慢慢排,再也沒摔過一次。
有一次,一個低年級的學(xué)弟來借《植物生理學(xué)》,翻了半天都沒找到,急得滿頭大汗。
拾穗兒正在擦桌子,聽到他的嘀咕聲,立刻走過去:“同學(xué),你找《植物生理學(xué)》嗎?在C區(qū)8排2架,第三層,書脊是綠色的?!?/p>
學(xué)弟愣了一下,按她說的位置去找,果然找到了。
“學(xué)姐,你也太厲害了吧,怎么記得這么清楚?”學(xué)弟驚訝地說。
拾穗兒笑了笑,指了指自己的筆記本:“我記在上面了,每個區(qū)域的重點書我都標了位置,方便找。”
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著書名、編號和位置,還有用不同顏色筆畫的標記——紅色是常被借走的書,藍色是容易被錯放的書,黑色是剛上架的新書。
管理員阿姨看在眼里,心里滿是欣慰。
有時拾穗兒忙得忘了吃飯,阿姨就會從食堂打份飯回來,放在服務(wù)臺上。
“丫頭,先吃飯,活兒等會兒再干,別餓壞了身子。”
飯里總會多一個雞腿,阿姨總說:“我不愛吃這個,你吃。”
拾穗兒知道阿姨是心疼自己,每次都會把雞腿啃得干干凈凈,然后把飯盒洗好,偷偷在阿姨的杯子里泡上一杯菊花茶——她聽阿姨說過,秋天容易上火,菊花茶能敗火。
日子一天天過去,拾穗兒的手越來越熟練,書架被她整理得井井有條,桌椅也擦得一塵不染。
她的筆記本上,記的不僅是書名和位置,還有一些小細節(jié):“李同學(xué)喜歡借生態(tài)類的書,每周三傍晚來”“王阿姨借的養(yǎng)生書,每次都看完后記筆記”“低年級同學(xué)容易把A類和B類的書放混,要多提醒”。
這些細碎的記錄,讓她的工作越來越得心應(yīng)手,也讓她和圖書館里的人漸漸熟悉起來。
發(fā)工資那天,管理員阿姨把一個信封遞給她,笑著說:“丫頭,這是你這月的工資,三百塊,點一下。”
拾穗兒接過信封,指尖有些發(fā)抖。信封很薄,可握在手里卻沉甸甸的——
這是她第一次靠自己的雙手掙來的錢,是能給奶奶減輕負擔(dān)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