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安排的住宿點,有棉被蓋,否則就慘了,八塊八肯定擋不住。
楊慶有嘀咕著進(jìn)了街道辦。
接下來的流程就簡單了,工作證就是一手抄硬紙殼,錢主任那有一打空白的,取出一張,填上楊慶有的姓名、職務(wù)、工作單位,貼上相片,上面再蓋上一戳,齊活。
派出所就在隔壁四合院,靠錢主任刷臉,流程快的很。
不大會功夫,楊慶有就領(lǐng)到一張戶口證,同樣的黃皮硬紙殼,能開合的那種,貼著中分的一寸照片,年代感滿滿。
事情辦完,錢主任看了眼手表,說了句“才四點”,又慢悠悠的回辦公室交代一番,這才帶著楊慶有去落實住宿。
到這時,楊慶有才明白,要不是他擱街道辦上班,加上今兒錢主任不忙,他才有幸借錢主任臉,否則主任的面都見不上。
錢主任走路頗有些八旗子弟的風(fēng)范,雙手背在身后,不緊不慢,邊走還邊給楊慶有普及知識點。
哪個院是王公貝勒的,哪個院住過哪個名人,歷史典故、名人八卦信手拈來。
聽得楊慶有一愣一愣的。
仿佛眼前的人不是街道辦主任,是一居委會大媽,還特八卦賊熱情的那種。
要不是楊慶有努力克制,煙都要不自覺的遞上去了。
距離不遠(yuǎn),慢悠悠的走了不到半個小時,錢主任在一院門口停了下來。
“這里是南鑼鼓巷95號,你以后就住這了,咱們街道空房子不多,95號算條件比較好的,進(jìn)去看看。”
楊慶有沒多想,以為就一普通四合院,跟著錢主任就進(jìn)了院門。
穿過稍顯破敗的門樓子,映入眼簾的是空曠的前院,大門左右是倒座房,前方院墻中是一垂花門。
錢主任指著左手邊院角的倒座房說道:
“這一排房屋就數(shù)里面這兩間好,中間被打通了,正好一間當(dāng)臥室,一間當(dāng)堂屋,這大便宜被你小子撿著了?!?/p>
門上也沒個鎖,說話間,錢主任就推開了房門。
屋子很是昏暗,里墻上有一巴掌大的小窗戶,能透進(jìn)來一點光,房間倒不算小,十四五平米的樣子,空蕩蕩的,連張桌子都沒有。
楊慶有一進(jìn)屋就先打了個寒顫,不知是因為長時間沒住人,還是屋里溫度確實低,有股涼意直沖腦門。
他不由的暗自嘀咕:這特么毛坯中的毛坯,能住人嗎?
右墻中間有一灰布簾子,顯然簾子后面是臥室。
掀開布簾子,同樣的面積,同樣的陰暗,唯一不同的是,原本右手邊的門被封死了,緊靠著窗臺壘了一土炕,炕上鋪著炕席,炕邊的墻上還糊著報紙,瞧顏色就知道年月短不了。
然后就沒然后了,依舊的空蕩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