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這句話,還真沒說錯。
“孫叔!”
李天明上輩子也曾走南闖北,深諳順桿爬之道。
“您也知道,馬上就是秋收了,地里的活不能耽擱,像今天這樣,每個月最多也就送個六七趟?!?/p>
“這次送來多少?”
“也就兩千斤!”
兩千……
六七趟的話,才一萬多斤。
廠里有一萬多工人,一人也就能分到一斤魚。
這顯然遠(yuǎn)遠(yuǎn)不夠。
孫福滿還計劃著,過年的時候,給每個工人分上一條呢。
“能不能想想辦法,一次多送些?!?/p>
李天明臉色犯難。
“孫叔,不是不想多送,馬車就停食堂門口,您也都看見了,實在是沒有放魚的家伙?!?/p>
孫福滿聞言立刻想到了,昨天李學(xué)軍說的,希望能用一部分廢鐵板頂賣魚的錢。
“廠里免費給打一個大水箱?!?/p>
這就免費了?
“你們支援我們鋼廠,我們難道還能小氣了,還有什么要求,盡管提?!?/p>
孫福滿也看出來了,這小子就是個人精。
“其實,最簡單的辦法,還是廠里能派輛車,去村里拉,那樣……”
話還沒等說完,孫福滿的腦袋就搖得好像撥浪鼓一樣。
“不成,不成,這個不成?!?/p>
廠里的每輛車任務(wù)都非常重,而且,一水兒的老嘎斯,平時放著不動,還老出毛病呢。
專門派一輛車去拉魚,這事根本辦不到。
“卡車不行……你們村有會開拖拉機(jī)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