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余哈哈一笑,卻不愿就此延伸,改口道:“裘先生過譽了,陳某并不愿聲名遠播。有時候越知名,死得越快,不是?收拾一下,咱們連夜出城吧?!?/p>
聞此。
裘老八詫異道:“這就走了?不多等幾日,至少等到鄭通清除林天慶與王嗣的余孽吧?”
陳余搖了搖頭,“不必了。此來,我只有兩個目的,既然鄭通受制于我們,嶺州軍暫時穩(wěn)固,雪兒也未在城中。我們又何須逗留?”
“這幾日,暗衛(wèi)已將全城搜索了一遍,并無雪兒的蹤跡。鄭通也已上報,近日并無外來的人犯交接,說明林天慶沒有把她藏在嶺州。”
裘老八聽了,想想也是,便點頭應(yīng)下。
連夜出了嶺州城。
陳余二人帶隊趕赴江南的其余各大州府,如法炮制,扶持各道總兵的下屬上位,斬主將奪兵權(quán)。
江南六道,也就是六大州府,分別是:揚州、嶺州、奇州,吳州、明州與鶴州。
在后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里,陳余已通過直接或者間接的手段,大致控制分化了江南大軍。
當然,并不是所有州府都像嶺州一樣好對付。
林天慶畢竟在江南浸淫多年,手底下也是有些忠心將士的。
例如,吳州和鶴州就發(fā)生了策反失敗的事故。
令陳余二人數(shù)度險死還生,但好歹最終都化險為夷。
而針對吳、鶴兩州的逆反,陳余也毫不留情,采取鐵血手段,下令已被收服的其余三州兵力合圍攻之。
同時,運用心理戰(zhàn)策略,不斷朝兩州城中投擲勸降書,蠱惑百姓抵制兩州守軍割據(jù)。
站在普通百姓的立場,謀求的是安居樂業(yè),并不愿起兵戈。
當陳余借以林少裳的圣旨勸降,并大舉策動百姓動亂的情況下,兩州割據(jù)僅維持了半月,便宣告失敗。
近千名帶頭割據(jù)的掌兵將領(lǐng)被殺,伏尸十里,血流成河,重塑了江南六道格局。
消息一經(jīng)傳出,整個大景朝野嘩然,驚動了京都的不少大人物。
各方勢力都心知肚明,此事過后,那位雄踞一方的江南王只怕將迎來審判與落幕。
林天慶被困行宮,消息閉塞,直到整個六道大軍被收服之后,方才后知后覺,卻也深知大勢已去。
期間,眼見六道大軍改易旗幟,各大海外番邦的使節(jié)團也紛紛改變態(tài)度,從原先支持林天慶,改成悄然直接與林少裳直接建立關(guān)系。
唯一還在態(tài)度搖擺的,僅有東瀛人一方。
這群蘿卜頭,在得知村上惠子被軟禁在揚州行宮后,也不知用了什么辦法,竟把消息傳到了駐守暹羅半島的東瀛艦隊耳中。
以至于,東瀛艦隊蠢蠢欲動,似有大舉來犯之意。
林少裳坐鎮(zhèn)行宮,得知戰(zhàn)報后,果斷下令東海艦隊回師,并抽調(diào)部分南海艦隊主力協(xié)同,在東部海域拉開了數(shù)百海里的戰(zhàn)船陣線,嚴防東瀛人突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