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伙猶豫了很久,點點頭。
崔東山緩緩道:“我家先生有座山頭,叫落魄山,那邊有座池塘,里邊有顆金蓮種子。極有可能是你的證道機緣,比如說,成為一頭打破元嬰瓶頸,成為寶瓶洲躋身上五境的
幾座天下幾個人
大概是察覺到陳平安的心境有些起伏。
茅小冬沒有將陳平安喊到書齋,而是挑了一個夜深人靜無書聲之際,帶著陳平安逛起了書院。
隨便走隨便聊,茅小冬總是這般,無論是為人行事,還是教書育人,恪守一點,我教了你的書上學(xué)問,說了的自家道理,書院學(xué)生也好,小師弟陳平安也罷,你們先聽聽看,當(dāng)做一個建議,未必當(dāng)真適合你,但是你們最少可以借此開闊視野。
陳平安就與茅小冬這么走過了懸掛三位圣賢掛像的夫子堂,偶有星星點點燭火光亮的藏書樓,一棟棟或鼾聲或夢囈的學(xué)舍。
最后兩人就走到東華山之巔,一起俯瞰大隋京城的夜景。
有錢處,燈火輝煌,連綿成片,仿佛距離這么遠都能感受那邊的鶯歌燕舞。
貧寒處,也有月輝相伴,也有柴米油鹽。
陳平安突然說道:“茅山主,我想通了,煉化五件本命物,湊足五行之屬,是為了重建長生橋,但是我還是更想好好練拳,反正練拳也是練劍,至于能不能溫養(yǎng)出自己的本命飛劍,成為一位劍修,先不去想它。所以接下來,除了那幾座有可能適合五行本命物擱放的關(guān)鍵竅穴,我依舊會給予體內(nèi)那一口純粹武夫真氣,最大程度的放養(yǎng)?!?/p>
茅小冬點頭道:“這么打算,我覺得可行,至于最后結(jié)果是好是壞,先且莫問收獲,但問耕耘而已?!?/p>
陳平安嗯了一聲。
茅小冬其實沒有把話說透,之所以認可陳平安此舉,在于陳平安只開辟五座府邸,將其余版圖雙手奉送給武夫純粹真氣,其實不是一條絕路。
人身本就是一座小天地,其實也有洞天福地之說,金丹之下,所有竅穴府邸,任你經(jīng)營打磨得再好,不過是福地范疇,結(jié)成了金丹,方可初步領(lǐng)略到洞天靖廬的玄妙,某部道家典籍早有明言,泄露了天機:“山中洞室,通達上天,貫通諸山,遙相呼應(yīng),天地同氣,合而為一?!?/p>
結(jié)成金丹客,方是我輩人。
這句話之所以能夠風(fēng)靡天下,被所有練氣士奉為圭臬,自然有其根腳淵源。
茅小冬不說,是因為陳平安只要步步前行,遲早都能走到那一步,說早了,驀然蹦出個美好愿景,反而有可能動搖陳平安當(dāng)下好不容易平穩(wěn)下來的心境。
傳道授業(yè),從來不易,豈可不慎之又慎。雕琢美玉,更是要刀刀去蕪存菁,務(wù)必不傷其筋骨神氣,何其難也,怎敢不推敲復(fù)推敲?
退一步說,陳平安對待那個叫裴錢的小姑娘,不一樣是如此?
只不過陳平安暫時未必自知罷了。
茅小冬輕聲道:“關(guān)于先生提出的人性本惡,我們這些門下弟子,早年各有所悟。有些人隨著先生沉寂,自己否定了自己,改弦易調(diào),有些踟躕不前,自我懷疑。有些以此沽名釣譽,標(biāo)榜自己的特立獨行,號稱要逆大流,絕不同流合污,繼承我們先生的文脈。凡此種種,人心多變,我們這一支已經(jīng)幾乎斷絕的文脈,內(nèi)部便已是眾生百態(tài)的紛亂景象。試想一下,禮圣、亞圣各自文脈,真真正正的門生遍天下,又是怎樣的復(fù)雜?!?/p>
陳平安肩膀被茅小冬輕輕拍了一巴掌,“任重而道遠啊?!?/p>
陳平安苦笑道:“肩膀就兩只?!?/p>
茅小冬哈哈笑道:“我這叫看人挑擔(dān)不吃力,岸上觀潮嫌水小?!?/p>
陳平安會心一笑,前半句是家鄉(xiāng)老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