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受傷頗重,這位外姓大天師不需要在此閉關(guān),畫地為牢,平時只能以陰神出竅遠游。
崔東山這么個沒心沒肺的,親眼見到這一幕,也有些感傷。
真人梁爽,道號太夷。
遙想當(dāng)年,何等天姿颯爽,風(fēng)神瀟灑。
在山上都是個出了名的美男子。
只是這個頂替趴地峰火龍真人擔(dān)任天師的梁爽,與那位人間最得意差不多,喜歡山人幽居,而且真要論輩分,比道齡之悠長,梁爽還要更高更長。
老真人光是躋身飛升境后,閉門謝客的歲月,就長達數(shù)千載,再加上梁爽修行路上,出手次數(shù)寥寥,以至于久而久之,浩然天下根本不知道還有這么一號山巔人物了。
崔瀺在青年歲數(shù),跟隨老秀才在外游歷,就曾拜訪過梁爽,結(jié)果吃了個毫不留情的閉門羹,讓老秀才至今耿耿于懷,人沒見著也就罷了,酒都沒喝成,豈有此理,太不像話。
老真人依舊閉目養(yǎng)神,卻察覺到崔東山的心境起伏,淡然道:“各有天命,人生順逆,何必傷感?!?/p>
然后老真人笑了笑,“之前還有幾分懷疑,如今看來,確實不是曾經(jīng)的繡虎崔瀺了?!?/p>
崔東山在這座老真人的心相小千世界中,盤腿而坐,問道:“有無小事,是晚輩可以幫上忙的?”
至于梁爽當(dāng)下縫補大道一事,就免了。崔東山自認沒那份通天本事。
老真人似乎已經(jīng)“抄錄”完了一部經(jīng)書,道心愈發(fā)古井不波,睜眼說道:“無。”
這邊雙方有對話,那座山神祠廟門口亦有閑聊,那個紫衣道人與陳平安提及了當(dāng)年刺殺一事,沒有半點豪氣,反而視為恥辱。
相較于眼前這個真身,祠廟那邊的護國真人梁爽,好像凝聚了真身全部的七情六欲和喜怒哀樂,故而喜則大喜,悲則大悲,怒則震怒。
崔東山笑道:“一位至多只算半步跨入十四境大天地的修道之人,在已經(jīng)是蠻荒地盤的桐葉洲,傷了一個十四境巔峰大修士不說,還能夠從他手上逃脫,這要還不是壯舉,怎么才能算是壯舉。所以晚輩很好奇,前輩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梁爽淡然道:“盡人事聽天命,唯此而已?!?/p>
登天之前的文海周密,已是當(dāng)之無愧的三教祖師之外。
梁爽看了眼,“好個‘饑不果腹老書蟲’。”
手積書卷三百萬,天寒地凍我自娛。他年飽餐神仙字,不枉此生作蠹魚。
那是一枚普通材質(zhì)的私人藏書印,據(jù)說是浩然賈生,在遠游倒懸山途中,在家鄉(xiāng)天下路邊,隨手拾取的一塊山間玉石,雕琢為章,作為藏書印,隨身攜帶多年。
梁爽嘆息一聲,“大千世界,萬象森羅。囊括萬殊,裁為一相?!?/p>
周密如何強大,不親自打過,外人就會很難想象其中萬一。
尤其別忘了一事,在文海周密還是浩然書生的時候,曾是一步登天,直接從柳筋境躋身的玉璞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