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晚檸好奇道:“那飲水怎么安排?”
就一條小溪,五個單元的輪牧區(qū)肯定有遠有近。
要是都集中在一個地方,那輪牧區(qū)不就沒有意義了?
"自動飲水線配合天然水源。"李建明解釋道,"每個單元設置3條pvc飲水管道,同時在竹林低洼處保留2-3個淺水坑,供雞群洗浴。"
“李叔叔,是不是還要規(guī)劃防疫區(qū)?”小楊舉手提問道。
江晚檸聞言,給了他一個贊賞的眼神。
沒養(yǎng)過雞,但是禽流感啥的,還是聽過的。
李建明點頭:"這個我想過了,在每個單元入口設消毒池,網(wǎng)圍外挖30厘米深的防鼠溝。另外預留10的隔離區(qū),用于新進雞群的觀察。"
"防疫方面,"他推了推眼鏡,繼續(xù)補充道,"建議采用全進全出制,每批雞出欄后,場地要休養(yǎng)至少20天,用生石灰全面消毒。"
江晚檸突然想到一個問題:"糞便怎么處理?"
"這就是竹林養(yǎng)雞的精妙之處了。"李建明笑道,"雞糞直接還林,我們只需要在輪牧間隙用旋耕機淺翻土壤。另外"
他指著規(guī)劃圖西側,"這里建個50平米的堆肥區(qū),把清理出來的墊料發(fā)酵成有機肥。"
三人走到竹林邊緣,李建明突然拍手:"差點忘了最重要的一點!"
他在圖紙上畫了幾個三角形,"每個單元要搭建3-4個遮陽棚,用茅草或竹葉做頂,給雞群提供遮蔭休息的地方。"
四人在竹林里巡視了一圈,雞場的規(guī)劃方案也基本成型了——五個輪牧區(qū)、自動飲水系統(tǒng)、防疫系統(tǒng)……
小軍最后還貢獻了個妙招——在竹子上綁稻草把,做成"空中棲架"。
"這設計絕了!"李建明拍著小楊和小軍的肩膀,"叔看好你們,以后叔餐桌上的雞就指望你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