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心煩意亂的走著,仿佛忍耐已經(jīng)到了極限,隨時都會爆發(fā)。
也不知過去多久,楊廣終于是停了下來,他側身看來,朗聲道
“你們覺得,朕現(xiàn)在應該怎么辦,是繼續(xù)進攻高句麗,還是撤軍回大隋?”
這無疑是楊廣面臨最艱難的選擇,但有些事他也無法隨心所欲。
有大臣猶豫著站了出來,說道
“啟稟陛下,微臣覺得如今大隋反賊四起,局勢大亂,若是我等繼續(xù)留在高句麗,只會讓反賊日益壯大。
所以現(xiàn)在最明智之舉,就是撤軍回大隋,先鎮(zhèn)壓了那些反賊,等局勢穩(wěn)定之后,隨時都可以對高句麗用兵?!?/p>
這名大臣說得很簡單,但事情真有這么簡單嗎?
要知道,隋軍能夠殺到這里,已經(jīng)是歷盡辛苦,有不少將士戰(zhàn)死沙場,戰(zhàn)斗的勝利絕對沒有這么簡單。
如果此番退兵,到時候想要重整旗鼓,再將高句麗覆滅,絕對沒有這么簡單。
因為高句麗一方,他們必然會做好更充足的準備,每一次戰(zhàn)斗,都意味著大隋要付出更大的精力。
可楊廣并未直接否認,從急報之中就能看出,大隋內(nèi)部戰(zhàn)局確實不容樂觀,楊廣調(diào)走大量精兵悍將,給了反賊可乘之機。
但要就這樣退兵,楊廣亦是心有不甘,他眉頭緊蹙,隨即說道
“難道就沒有更好的辦法了嗎?”
這時候,宇文化及倒是果決,他能夠看出楊廣的心思,便是立刻表明態(tài)度,說道
“啟稟陛下,微臣覺得現(xiàn)在不能輕易退兵,我軍好不容易才打到這里,不日就能覆滅高句麗,豈能輕易言退?
雖然反賊勢大,但他們只是一時張狂,只要陛下下令,讓各地城池嚴加防備,不要與反賊交戰(zhàn),穩(wěn)住戰(zhàn)局不是問題。
與此同時,我軍只要全力以赴,盡快將高句麗拿下,平定外患之后再回大隋也不遲,以我大隋精兵悍將,對付反賊不在話下?!?/p>
顯然,這正是楊廣最想要聽到的答案,在宇文化及說完之后,他頓時眼前一亮,果然宇文化及才是最理解他的人。
就這樣,楊廣欣然說道
“宇文愛卿說的是,朕御駕親征,好不容易才打到此處,勝利只在咫尺之間,豈能輕易退卻,那就這樣定了。
朕要全力以赴,將平壤城拿下,徹底覆滅高句麗之后,再回師大隋,你們還有什么意見?”
雖然楊廣仍舊詢問眾人,但在場群臣不是傻子,他們當然能夠看出,楊廣已經(jīng)下定決心,不是他們能夠改變的。
楊林沉吟站了出來,說道
“陛下若要繼續(xù)對高句麗用兵,老臣并無異議,但陛下應當令人快馬傳旨,調(diào)遣兵馬&nbp;前往阻擊反賊。
反賊如此勢大,可不是地方兵馬嚴加戒備就能擋住的。”
雖然楊林對宇文化及沒什么好感,但宇文化及所言,也有其道理。只是他太輕視反賊,這是必須重視的事情。
楊廣聞言,很快點了點頭,既然楊林都支持他,那就更簡單了。
這時候,楊廣也不敢優(yōu)柔寡斷,他表情無比鄭重,認真的說道
“皇叔提醒的是,朕這就傳旨回去,接下來我大軍也要抓緊時間,速戰(zhàn)速決,盡覆滅高句麗,才好班師平定叛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