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初楊廣要對高句麗用兵,所以騰不出手來,才讓反賊肆無忌憚。
但現(xiàn)在不一樣了,楊廣沒有后顧之憂,攜大勝之勢凱旋而歸,他只想要鎮(zhèn)壓這些亂臣賊子,彰顯朝廷的威勢。
在楊廣說完之后,楊林率先站了出來,他神色鄭重道:
“啟稟陛下,微臣覺得,如今首要之事,就是陛下先行趕回大興城。
因為陛下御駕親征,離開中樞太久了,才令群臣憂心,百姓難安,只要陛下回到大興,便可安撫人心?!?/p>
楊林之言,顯然讓楊廣有些始料未及,他想讓眾人商議怎么平定反賊,怎么先說到他身上了?
正當(dāng)楊廣皺起眉頭,想要回答時,邱瑞等老臣也是出言附和。
他們的想法和楊林一樣。
楊廣可不是一般人,他不是臣子也不是大隋戰(zhàn)將,而是大隋之主,一國天子,這樣的人怎能一直以身犯險?
之前楊廣要御駕親征高句麗,他們沒能勸阻,楊廣險些就發(fā)生意外,現(xiàn)在他們當(dāng)然不能看著楊廣重蹈覆轍了。
只有讓楊廣回到中樞,統(tǒng)籌大局,才是最明智穩(wěn)妥的選擇。
聽得群臣之言,又看到楊廣有些不善的臉色,宇文化及也是心緒涌動。
其實他并不介意楊廣御駕親征,但現(xiàn)在的問題是,馬展一直在楊廣身邊,這可不是什么好事。
又因為有楊林在此,宇文化及陰陽怪氣的手段也不好發(fā)揮。所以讓楊廣留在這里,對他來說并不是什么好事。
想明白這一點,剩下的就簡單了。
宇文化及果斷站出來說道:
“啟稟陛下,微臣也覺得靠山王所言有禮,雖然在陛下率領(lǐng)之下,我大隋將士斗志昂揚,所向披靡,戰(zhàn)無不勝。
但陛下乃是萬金之軀,身體貴重,豈能輕易以身犯險,陛下一戰(zhàn)覆滅高句麗,又鎮(zhèn)壓百濟新羅等三國,功績已經(jīng)足夠顯赫。
如今鎮(zhèn)壓反賊,哪怕陛下沒有親自前往,也無人能夠輕視陛下的功績。
所以微臣認為,陛下不如先回大興城休養(yǎng),保重龍體,至于征戰(zhàn)沙場,平定叛亂之事,就交給諸位大將便是?!?/p>
宇文化及侃侃而談,還真別說,他對楊廣的了解不是其他人能比的,他并沒有和楊廣對著干,而是順著楊廣心思勸解。
原本楊廣聽著眾人之言,還覺得有些不滿,他才是大隋天子,想去哪里,想要干什么,難道還要聽其他人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