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張百仁的話,道士苦笑,這么一耽擱,又是七天,為了一個萍水相逢的人,值得嗎?
蠟燭、紙錢,七日來張百仁滴水未進,瞧得張麗華心急不已。
“小先生,咱們喝點水吧”張麗華端著清水來到張百仁身前。
張百仁手中燒著紙錢,眼中點點血光流轉(zhuǎn),絲絲血色淚液滑落,只是低頭坐在那里。
“唉!”張麗華輕輕一嘆,無奈站在了一邊。
此時張百仁一襲素白麻衣,呆愣愣的坐在那里,不知道想些什么。
“唉!”白云道士也跟著無奈一嘆。
“這么下去,小先生怎么受得了”張麗華眼中帶著淚光。
“小先生受了刺激,別擔(dān)心。這小子的道功可是比我想象中的要高許多”白云在一邊點著紙錢。
遙遙的聽到村中哭嚎之聲,還有煙花爆竹慶賀之音,幾家歡喜幾家愁,人生百態(tài),人世中最大的諷刺莫過于此。
瞧著遠(yuǎn)處哭喊不停的人家,素白色的旗幡懸掛,衣冠冢壘砌,而村口煙花爆竹,家家喜慶,慶祝鬼王被消滅。
張百仁默不作聲,只是低頭坐在那里。
夜晚,張百仁一雙眼睛呆呆的看著墳頭,只見墳?zāi)怪幸豢|青煙冒出,靜靜的懸浮在哪里,化作了女子容貌,站在那里不語。
七日時間一點點的流轉(zhuǎn),白云道士苦笑走上前,看著面色慘白,嘴角起了死皮的張百仁,輕輕一嘆:“何必呢?這一切都不是你的錯?!?/p>
道士生活在這個世界,倒是不以為然,但張百仁兩世為人,卻受不了這個。
“今日便是頭七,再不超度就晚了”道士開口。
“我來”張百仁看著天空中的大日,一雙眼睛看向了懸浮于虛空中的神界:“等著吧!”
“小先生,度人可不是玩笑,若是弄不好,反而會起反效果……”白云道士在一邊低聲道。
張百仁擺擺手,看也不看白云,自顧自的在哪里坐著。
法事,按照門派不同,也會有不同的章程。
卻見張百仁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衫,開始口中念咒。
啟經(jīng)文
道眾平坐舉起敬贊次三皈依
次敷坐贊誦念如法表白啟經(jīng)
云篆太虛,浩劫之初,乍遐乍邇,或沉或浮,五方徘徊,一丈之余。天真皇人,按筆乃書,以演洞章,次書靈符。元始下降,真文誕敷,昭昭其有,冥冥其無。沉痾能自痊,塵勞溺可扶,幽明將存歿,由是升仙都。發(fā)如是上愿者,以今升入經(jīng)座,謹(jǐn)奉為某增延壽算,康泰身躬。凡歷時中,吉祥如意。伏愿東華注算,南極延生。福與海以同深,壽比山而永固。為此因緣念福生無量天尊、延奉益算天尊、長生保命天尊,無量不可思議功德。
看著張百仁的起經(jīng)法事,一邊的白云頓時一愣:“這是哪家法事?怎么從未見過?”
這邊說著,那邊的張百仁已經(jīng)開始準(zhǔn)備開經(jīng)法事。
張百仁口中看誦寶經(jīng)經(jīng)畢,次舉促吟步虛,表白嘆經(jīng):
詳夫三洞寶經(jīng)乃萬天圣范。結(jié)飛玄之妙炁,成大梵之龍章。義貫浮生,文垂永劫。故天地得之而分判,日月因之以運行,鬼神敬之則變通,人能奉之乃開泰。是以詠之者,形陟絳霄;聞之者,身騰碧落。莫不人天仰賴,生化依憑。為群品之津梁,作眾真之戶牖。不可得而言之者,其為大乘經(jīng)蘊乎。向來奉為今辰齋主某,諷誦太上真經(jīng)。其經(jīng)也,莫不開函演奧,響徹三天,執(zhí)卷吟哦,聲聞九地。當(dāng)愿侍香金童,結(jié)香字于天中;典經(jīng)玉郎,進經(jīng)文于簡上。即使愆消昔劫,福降今辰。存亡希開泰之恩,動植感生成之德。乘茲善利,遍悉莊嚴(yán)。三涂罷楚毒之勞,九夜絕辛酸之苦。泊手悠悠,庶品蠢蠢,含生俱登六度之舟,并上三清之岸。法眾虔誠,聞經(jīng)贊詠。
贊頌完畢,舉聞經(jīng)就手收經(jīng)次解坐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