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憑兄長做主!”
對于周瑜的提議,孫權非常痛快答應下來。
反倒是劉備方面,明明順利借到東西,臉上卻沒什么笑容。
道理很簡單,從戰(zhàn)利品中借一部分,其實就是白拿。
等到戰(zhàn)事結束后,大可直接不還。
畢竟周瑜口頭承諾,其中有劉備一半,就當提前預支了。
反之,眼下是從江東手中借東西,性質就完全不同。
盡管戰(zhàn)后也可以不還,但就會被冠以賴賬,有損劉備的名聲。
為巨大利益耍賴而犧牲名聲,肯定是利益更重要,比如賴賬荊州。
為蠅頭小利耍賴而犧牲名聲,肯定是名聲更重要,比如眼下。
為些許戰(zhàn)船,損失劉備多年的好名聲,怎么看都不值得。
自然而然,為名聲考慮,借江東的戰(zhàn)船日后肯定要歸還,否則劉備就虧麻了。
“劉皇叔,這個結果可還滿意?”周瑜微笑發(fā)問,“斬獲總賬沒動,兩家一人一半,貴方急缺戰(zhàn)船的問題也得以解決,可謂兩全其美啊!”
“兄長處事公允?!睂O權捧場道:“由您來擔任主帥,真是教人放心吶!”
“是是啊。”
劉備干笑附和,與諸葛亮對視一眼,君臣二人眼中盡皆無奈。
“來來來!”孫權開心招呼道:“不說這些俗務,咱們先飲慶功酒!”
周瑜成功保住了江東的利益,還用空頭支票把劉備打發(fā)了,孫權心中自然開心不已。
先前心中的不快,此刻已經(jīng)煙消云散。
并覺得跟劉備這些外人比起來,周瑜終歸還是心向江東,孫權不由大感欣慰。
實則周瑜既不是為了劉備,更不是為了孫權
偏頭看向身后,顧邵與陸遜立即會意,來到周瑜身旁俯身聆聽。
“孝則去負責封存斬獲,沒有我的命令,哪怕是孫劉也不能調度。”周瑜壓著嗓音,繼續(xù)吩咐道:“伯言去負責兩千俘虜,收編成咱們的人?!?/p>
不管是戰(zhàn)利品,還是俘虜?shù)氖孔?,周瑜打算全都?jù)為己有,何必白白便宜孫劉呢?
自己辛辛苦苦幫他們打勝仗,收取一些好處也是應該的
離開廬江前,周瑜可謂挖地三尺,把能帶走的財富全部打包。
廬江周氏四百年的積累,哪怕刨除土地、佃戶,剩余的財富也非常驚人。
不用依靠孫劉,單憑周瑜就能養(yǎng)活這兩千俘虜,完全可以培養(yǎng)成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