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收拾要帶走的東西,實際可收的并不多。
也就是一些衣物和書本。
至于其他的,方時期手里沒錢,她也搞不來。
離下鄉(xiāng)的日子近在眼前,也沒必要鼓搗這些。
方母忙活了兩個多月,時萋的柜子里被塞進了一床極其厚實的新被褥。
方母連換帶借的,又花了不少布票和錢終于趕出來這么一套行李。
本來還想給時萋再做套衣服。
只是布票稀罕,做完被褥已經(jīng)沒有了多余的。
方母小心翼翼的和時萋商量:“妮兒啊,等過倆月我換著布票再給你做身衣服寄過去行不?”
時萋點頭,她也不想難為這對已經(jīng)盡了最大努力的父母。
這些東西有什么帶什么就是了,也沒有必要非做新的。
只是,不符合人物性格。
方母意外的看了時萋幾眼,轉(zhuǎn)念又覺得孩子可能還是有些不順氣。
便沒多說什么。
方父背著手從外頭回來,看時萋和方母都在屋里。
便抬腳進了時萋的房間。
他從懷里掏了半天,捏出一小疊皺巴巴的錢票放到方母和時萋中間。
“你給妮兒縫到衣服里,走的時候帶著?!?/p>
“這哪兒來的?”方母疑惑,伸過手去拿了起來。
細細數(shù)了兩遍,十八塊零七毛,糧票是一兩、二兩的,合起來有三斤多。
“從廠里借的?!?/p>
“借這么多?從誰那借的?”十八塊錢是半個多月的工資了,借別人自家吃啥喝啥?
方父沒回答,只繼續(xù)囑咐:“要不分開藏?都放一堆怕不妥當(dāng)?!?/p>
方母看他沒說,也不再追問,剛剛一琢磨便也猜到了,找一個人借不可能借的這么散碎,應(yīng)該是關(guān)系還行的都被他借了個遍。
“家里也有點錢,買完這些東西,還留下了五塊,打算給妮兒帶上……”家里其他的余錢都換了這些布料和棉花。
“行,那就都給帶著,在外邊不比家里,家里咋都行,餓不著?!狈礁钢苯优陌?,那架勢是家里一毛也不留都給時萋劃拉走。
方母捏著錢比了比:“是不是有點厚了?要不換些整的?!?/p>
這樣縫到衣服里也是鼓鼓囊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