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時候不論是什么人,也不論之前是什么身份,都要遵守這套律法。
如果不想被約束,就在一個月內遷離秦國。
一個月后秦國將進行身份普查,并授予平民身份。
從此之后,生是秦國人死是秦國鬼。
再擅自遷徙,處死。
同樣的,普查結束后,外人再想加入秦國獲得身份,就會變得非常困難。
非秦國人,在秦國會被區(qū)別對待。
不是優(yōu)待,而是限制權利。
不過最后一條被所有人忽略了,擁有秦國身份有什么好處嗎?
完全沒看出來。
反而是你限制我們遷徙,那才是大問題。
于是生活在這里的許多部族,都站出來反對此事。
然后,他們就被秦軍堵門了。
部族所有高層全部被誅殺,百姓被打散安置到各個定居點。
這一下,所有反對聲音都停止了。
能接受這個規(guī)定的,都開始老老實實的過日子。
不能接受這項變革的,則開始著手遷徙之事。
本來他們還擔心,遷徙過程中會不會被阻撓,或者財產(chǎn)被扣留什么的。
哪知道秦國官吏非但沒有阻撓迫害他們,甚至還主動提供幫助。
所有能帶走的,也全都允許他們帶走。
秦國一文錢都不要他們的。
這一下,反倒讓很多人心里不是滋味。
咋?就這么希望我們走嗎?
事實上,朱樉確實希望他們走。
“現(xiàn)在走的,都是比較強的部落。”
“他們的首領更喜歡自治,不喜歡朝廷插手他們的內部事務。”
“有他們在會影響到中央權威,走了更好。”
“愿意留下的基本都是小部落,無力對抗中央,有利于我們管理和推行自己的律法?!?/p>
“且,他們不走,后續(xù)從大明遷過來的百姓住在哪里?”
最后這句話,徹底說服了秦國的一眾官吏。
是啊,這里適宜居住的地方就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