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城門緊閉。
張存仁很謹慎小心,沒有輕敵出戰(zhàn)。
他們就在城頭眼睜睜看著明軍在城外合圍杭州,安營扎寨,甚至一邊在距離杭州城很遠的地方挖壕溝堆土墻,又是立樁樹拒馬的,然后一邊又派兵開始接近杭州城準備填平城下壕溝。
很明顯,明軍是準備穩(wěn)扎穩(wěn)打,先圍后打。
這些行為,讓張存仁越發(fā)眉頭緊皺了,對方的行事很穩(wěn)重,讓他找不到多少機會。當初博洛從江寧奔襲杭州,一戰(zhàn)迫使潞王開城投降,杭州城沒怎么用兵。戰(zhàn)后,博洛自恃兵強,也沒過多在杭州加強什么軍事防御,除了在錢塘江北立了一些營寨,杭州城反倒沒怎么加強。
什么梅花樁、羊馬墻、干壕、護城河這些通通都沒有。
杭州就如外面看起來一樣,是一座繁華東南大鎮(zhèn),而不是戰(zhàn)爭要塞。
正如當初大明也想不到,清軍會在一年里先下北京再下南京然后直取杭州一樣,清軍也想不到,他們拿下杭州后,明軍還有能力來反攻。
杭州的防御甚至遠不如九邊任何一座堡壘,若是九邊重鎮(zhèn),那不僅城墻高大,有甕城敵臺箭樓,甚至城墻外也還會有壕溝護城河,河外還有半人高的羊馬墻阻敵。
甚至在遠點,還會立下無數(shù)梅花樁,甚至要挖出許多大坑,不讓攻城部隊可以輕易的抵達城下,更不能讓他們對城墻有威脅的攻城器械順利抵達。
城墻前的這么一二里,會是一個死亡地帶,攻城部隊在真正抵達城墻前,會付出無數(shù)傷亡。
甚至多數(shù)要塞,還會在城外立堡壘、營寨,以策應(yīng)牽制敵軍,不讓對方專心攻城,在必要的時候,城中隨時會派騎兵出城。
甚至不到最后時候,守城部隊也不會在城中干守,他們會將部份步兵放在城墻前,背靠城墻,城上有弓弩手等掩護,城中有騎兵隨時準備接應(yīng),打的是立體防御戰(zhàn)。
但現(xiàn)在,杭州城猶如不設(shè)防一樣。
好在面對著這樣一座高大杭城,明軍也是新手,御營雖有不少老兵,但杭州這么大,城墻那么高,也不免讓人有種無從下手的感覺。
但朱以海并不急著拿下杭州,所以也沒有急著強攻,這次就當是練手,按部就班。
安營扎寨挖壕壘墻的,打造云梯箭塔的,準備填溝推墻的,還有巡營警戒防止敵人來襲的,又有在外圍攔截的,以及到周邊去掃蕩的。反正以杭州為中心,方圓百里之內(nèi),到處都是明軍。
朱以海把十鎮(zhèn)御營拉來了八鎮(zhèn),錢塘灣錢塘江里是御營舟山水師,岸上是各鎮(zhèn)兵馬。
京營和浙營的兵也來了,他們負責外圍。
轟隆一聲巨響。
杭州城上終于有了回應(yīng)。
張存仁用紅衣大炮反擊了。
朱以海站在遠處,看著這一炮轟出很遠,不過沒有造成任何殺傷,此時明軍還離城墻較遠,這一炮也就是聲勢壯而已。
一炮過后,也沒有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