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 id="q0v9l"><label id="q0v9l"></label></tr>

        <td id="q0v9l"><ruby id="q0v9l"></ruby></td>
        1. <table id="q0v9l"><option id="q0v9l"></option></table>
          <acronym id="q0v9l"></acronym>
        2. <acronym id="q0v9l"><label id="q0v9l"><listing id="q0v9l"></listing></label></acronym>
            <table id="q0v9l"></table>
          1. <pre id="q0v9l"><strong id="q0v9l"><xmp id="q0v9l"></xmp></strong></pre>

            黑巖小說

            黑巖小說>海上升明帝 > 第691章 白塔(第1頁)

            第691章 白塔(第1頁)

            盤龍山上發(fā)現(xiàn)了煤和銅,而周邊幾座山也基本上都有煤鐵等。

            煤的儲量很大,也比較好開采,其實以前這里就有許多私采礦,大多還都是魯王府的,這些朱以海也是知道一些的。

            或者說以前的礦基本上都是私采,因為不交礦稅。而能開礦的,都是一方豪強,無不是官商勾結(jié),甚至背后站著勛戚高官的。

            萬歷收礦稅,鬧的那么大,也正是因為侵犯了他們私采的利益,誰愿意交稅?尤其是東林黨人,把廢礦稅當(dāng)成他們的一大政治主張,卻不想想,礦產(chǎn)屬于國有,這是古來慣例,朝廷收礦稅,那是天經(jīng)地義。

            可東林黨卻硬是能黑白顛倒,不說他們私采國有礦產(chǎn)資源不交稅的事,反而說皇帝派太監(jiān)收礦稅擾民害民,還扇動礦工暴動造反。

            說到底都是利益熏心,眼里哪還有國家。

            朱以海稱帝之初,便已經(jīng)頒詔,所有礦產(chǎn)國有,許民開礦,但要交稅。

            他才不理會什么東林士大夫們的反對,在皇帝刀槍銃炮的支持下,礦稅征的還是很順利的,也有些人試圖扇動礦工暴動,想玩套路挾迫朝廷,朱以??刹粦T他們。

            派兵圍剿,正規(guī)兵打礦工那是碾壓,一觸即潰,他們也就是想嚇嚇朝廷,玩真格的他們就不行了。

            皇帝搞了個專桉,鎮(zhèn)壓了幾處暴動的礦場,然后把幕后的礦主等連根拔起,抄了一些家族,砍了些腦袋,再流放了一群人后,后來這種礦工暴動的事情就再沒有了。

            也很少再有人敢公然跟皇帝唱反調(diào)說不該征礦課了。

            畢竟嘴硬,卻也硬不過鋼刀啊。

            以前皇帝被他們拿捏,他們頂撞皇帝,頂多打頓廷杖,打完了還成剛直諍臣英雄,但現(xiàn)在可不一樣了。

            皇帝手里不僅有刀槍銃炮,手里還握著許多報紙,發(fā)動輿論攻勢,一點不落下風(fēng),皇帝還能利用掌握的廠衛(wèi)等情報機構(gòu),把這些家伙的底褲都扒掉,把他們所有的底細挖的清清楚楚,然后把他們那些見不得人的勾當(dāng)全都展示在報紙上,傳給天下人看,讓他們聲敗名裂。

            這一招,對付那些自詡清流正派的家伙,殺傷力最大。

            用魔法打敗魔法嘛。

            皇帝不僅能夠把征礦稅的理由列個幾十條出來,還能順便把這些反對征礦稅的官員,弄的聲敗名裂,甚至還要捎帶著砍幾個,流放幾家,抄家一群人。

            這樣搞,誰還敢頭鐵。

            但皇帝說算殺也好流也好,那都是鐵證如山,是那些官員們自己依法受賄或是其它諸多不法行為在先的,皇帝又沒冤枉他,諸司會審,鐵證如山,怎么洗?

            說到底,還是他們本身就屁股不干凈。

            如果他們能夠跟隨皇帝,那皇帝自然可以團結(jié)對外,管你降順還是投虜過,又或是貪污或瀆職,又或家里侵占田地,放高利貸等,這些都是可以暫時既往不咎的,就看以后能不能改過自新,一致對外共抗韃虜,將功贖罪了。

            可你要是非跟皇帝唱反調(diào),皇帝要掀翻你,也就理所當(dāng)然的事。

            采礦是很賺錢的,否則明朝的官員們也不會那么頭鐵。

            這跟海貿(mào)一樣,都是巨大的利益。

            不過采礦也是密集勞動產(chǎn)業(yè),需要大量人力,大量礦工長期聚集一處,對于向來懶政的朝廷來說,這是很大的安全隱患,很不好管理。

            尤其是他們抱著很落后的觀念,認為礦不像田地,田地是穩(wěn)定的,年年耕種年年產(chǎn)出,而礦會有采枯的時候,到時聚起來的成千上萬的人如何安置?

            許多朝代都以維穩(wěn)為前提,巴不得所有人都男耕女織,這樣就最好了。但實際上,沒有哪朝能夠一直這樣穩(wěn)定的下去。

            土地數(shù)量是不變的,但人口卻會大量增加,土地兼并更會越來越嚴重,所以歷朝在前期過后,都會面臨土地兼并嚴重,大量農(nóng)民失地失業(yè)的情況。

            再加上社會發(fā)展,對于許多礦產(chǎn)需求是很大的,比如鑄錢要用銅,鐵器要用鐵,再諸如陶瓷磚瓦,哪個不是需要開礦燒窯的。

            歷代王朝一直都希望重農(nóng)抑商,也是因為農(nóng)業(yè)是最安穩(wěn)的,最易管理的,而工商流動大,管理難度大。

            已完結(jié)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手机av一区二区三区_一级毛片在线_国产欧美激情视频免费看

                  <tr id="q0v9l"><label id="q0v9l"></label></tr>

                  <td id="q0v9l"><ruby id="q0v9l"></ruby></td>
                  1. <table id="q0v9l"><option id="q0v9l"></option></table>
                    <acronym id="q0v9l"></acronym>
                  2. <acronym id="q0v9l"><label id="q0v9l"><listing id="q0v9l"></listing></label></acronym>
                      <table id="q0v9l"></table>
                    1. <pre id="q0v9l"><strong id="q0v9l"><xmp id="q0v9l"></xmp></strong></p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