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藥材等于識藥材,要行醫(yī)的哪個不需要識別藥材的?
寧二郎還出師把鋪子都開到府城去了呢。
寧父一心想改換門庭,但是對幾個兒子也不是不關(guān)心的,等他們家來,照樣還是會如同代代前人長輩一般,問幾句,“好不好?”“活計怎么樣啦?”之類的。
“我們覺得正經(jīng),但別人都不這樣覺得,你說怎么辦?”陳氏攤手,前頭三個都成親了,連最小的妹子都成親生子了,寧喬的婚事早就該擺在明面兒上了來,“老四,你自己是怎么打算的?就一直上山采藥?”
上山采藥還當(dāng)真是吃青春飯的,老了后爬山都爬不動了,更不提還得背著籮筐、帶著干糧,繩子、柴刀等一應(yīng)了,山林子濃密的,走一路砍一路,累得很,年紀(jì)往上走,根本支撐不了這種體力。
寧喬如今已經(jīng)過了二十,能干多少年,二十年?三十年?
不現(xiàn)實。
寧喬被家里連著催婚,夜里也考慮過這些事兒的,他多是住在鄉(xiāng)下,城里人說話客氣,知道他沒定親還說要給他介紹,但鄉(xiāng)下地界兒,都是寧家族人,寧家的婆子們見他一回就說上一回,“別挑過了,姑娘嗎,合適就行,你現(xiàn)在挑花了眼的,覺得到處都由得你選,等你年紀(jì)再大些,可就不好尋那些黃花大姑娘了?!?/p>
他說沒挑,誰信?
寧家條件又不差,縣里還有鋪子,府城里也有鋪子、大宅子,寧喬又長得好,這種條件,按理來說是不缺姑娘定親的,往常鎮(zhèn)上有個開貨鋪的公子,都能叫人搶著要嫁的,寧家還有出嫁的姑娘這門親事在,條件在縣里也是數(shù)得上名號的。
媒人一說,姑娘家對他們家的條件都是很滿意的,但是又怕。
怕前頭兄弟幾個都在寧家鋪子上幫忙,寧喬不幫忙,以后這鋪子就沒他的份啦,所以要把人定在鋪子里,等以后嫁過來,也能跟去鋪子上幫忙。
這樣才不會吃虧。
不然嫁過來,寧喬不在,鋪子去不得,這以后分家就要吃虧,損失的都是金銀,誰家不算計精明點。
家大業(yè)大的,人說親前就要先惦記著銀子了。這才是寧喬不好說親的由頭,寧家要只是一個在鎮(zhèn)上縣里開鋪子家的公子,其實還好說親些。
“我想種藥材。”這是寧喬考慮后的結(jié)果。
他就會采藥、烘焙藥材,且品相都不低,甚至比他二哥在炮制藥材上的天份還足一些,要他就這樣放棄了去石炭鋪子上幫忙,他能去做甚?去端茶倒水?招呼客人?
專門種藥材的商人有,但他們那一片還沒有,地里種的都是莊稼,早前也沒有人會把種莊稼的田地拿來種藥材的。
寧家兄弟幾個跟陳氏都不知道該不該勸了。
家里有藥材鋪子,他們也是知道藥鋪一月光是進(jìn)貨就要花費不少銀子,這貨物還參差不齊,沒有門路的,拿到的藥材在品相、炮制上會差許多,藥性也要跟著差。
真正好的藥材,又經(jīng)過炮制好后的藥材,早就門庭若市,供不應(yīng)求了。
“挺好的?!狈吹故且恢睕]說過話的周秉點了頭。
喜春看看他,也跟著點頭:“相公說的是,四哥這個想法是可行的,咱們府城那家藥鋪每月都要進(jìn)貨,有幾樣量大的好貨,因為地域、水土的關(guān)系很不好進(jìn),數(shù)目不多,且價格昂貴,兄長不如種一片藥材來專供我們所缺的藥材,另外的藥材種來也可供給府城里其他的藥鋪?!?/p>
喜春想了想,把他們寧家的二十畝地算了算,當(dāng)初她出嫁的時候,家里撥了五畝給她當(dāng)陪嫁,如今也正好拿來給他種藥材。
“要我說,要種藥材,不如先去外邊瞧瞧別人是怎么種的,如何種的,先把這些給打聽清楚,會了,再選擇了最適合我們這里氣候的來種?!毕泊航ㄗh他先去外邊藥材莊子,不拘是做工還是甚,去學(xué)個半載的,就跟鋪子一樣,當(dāng)掌柜之前還得先跑個堂呢,沒有先走就先跑的。
寧喬心里原本只是一個想法,不上山采藥那他就種藥,還沒有想到后邊的來,甚至去學(xué)習(xí)甚的還沒有想到這處的,現(xiàn)在聽著妹子說了這么多,才覺得自己先前想得太簡單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