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魏,又有這樣大的能量的,喜春只想到了一家,魏國公府上。
周珍嫁的就是魏國公府上嫡三子魏秦。
喜春上回給盛京寄了信的,就跟廣撒網(wǎng)一般,盛京那邊的大伯母,珍姐兒等個個都寫了信去,請他們?nèi)羰菐鸵r得上就搭個手的。
喜春回頭就跟周秉商量起來:“我記得珍姐兒嫁的這個魏國公府沒有送小姐們?nèi)雽m當娘娘的。”
前兩年花水入選的時候,喜春就打聽過了。
周秉點頭:“是沒有,去歲魏家的女兒嫁給了安王,宮中老太歲喜歡,時常招了她進宮?!?/p>
喜春就奇怪了:“你這整天兒天兒的比我待在家中的時間還長,怎的知道這么多的?”
喜春整日忙,盛京的事倒也有大伯母等人寫信來給她說,但都是早就發(fā)生知道的事了,多是自己家的事兒,偶爾才說上幾句盛傳的事,周秉不一樣,大大小小的事兒,他只要想知道,就沒有不知道的。
周秉失笑,卻也沒否認:“我也不是什么都知道的?!?/p>
商人最是敏銳,各地有什么風吹草動的,都是他們的消息來源,根據(jù)這些消息來做出判斷,許多商人在各地都有人手,定時的給他們傳了信兒來,方便主家查閱。
周家也有這樣的人手,不拘是掌柜、小二、跑貨的,隔三差五就會把有關貨物價目、品類等的事相關的稟一回,周秉收了信,從中推敲出了不少有用的信息來。
送信兒來的也不是專門打聽這些的,許多信息都是說起買賣鋪子時順帶著說起的,送過來后都得再挑出來。
他這樣一說,喜春也聽懂了,魏家出了個王妃,又時常進宮,由她把東西帶進去,宮中的娘娘們都會給面子,薛家的花水并不比關外來的薔薇水差,那宮中的娘娘們也不全是喜歡薔薇水那等味道太大的,魏王妃再夸幾句,只要有娘娘們需要,得了她們喜歡,這花水就壓不住。
上頭的文書其實早早就發(fā)了,周家是最后一戶發(fā)來的。
原本是沒有她們的。
白氏在信中還很是不好意思,覺得沒幫上什么忙,喜春就給她回了信兒,白氏這個若是算不得幫忙了,那什么才叫幫忙?
沒有白家在中間周旋出力的,花水哪里能在幾十個品目里脫穎而出的?
給白氏寫了信,喜春又給盛京那邊寫了信,把清理出來的匣子并著給盛京的胭脂鋪送了去,每一個匣子里邊要裝濃、淡各兩瓶兒花水,幾盒定做的面脂面膏,胭脂水粉等,湊滿大禮盒,給大伯母幾個、魏家上下和幫襯過的貴夫人們都送一盒。
誰在里頭出了力,大伯母那頭是清楚的,鋪子上裝滿了東西交由大伯母給送過去,也代表了他們周家的謝禮。
這個特意定制的大禮盒是獨一份,每一個造型都不同,也只有這一個,往后周家的匣子都不會按這個款式來。
里邊的東西對貴夫人們來說不值錢,但是這個獨一份卻是正合了她們意。
匣子裝好了送去驛站,喜春還交代了句:“叫人小心著些,別磕著給碰壞了?!?/p>
“唉?!痹坪佑H自去操辦的這事兒。
文書下達后的好些日子,周家“皇商”的名兒都在人們口中傳頌著,連寧家那邊都知道了,除了特地上府城來過問了一回,得知這事兒是真的,還特地去鋪子上看過了宮中發(fā)下來的文書。
自打上回喜春跟顧氏“和和平平”的鬧了一回后,顧氏就當沒看這個小姑子似的,都住在府城里,愣是半點走動沒有,這回她倒是主動托人送了幾把青菜來,還說:“自家家種的,給嘗嘗鮮,全是水澆灌的,菜色好著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