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還有一個多月過年,你得好好的做好月子,這樣年節(jié)里的人情往來、走親訪友可全靠你啦!”
是??!程迎珍終于被女兒說動,真正安心的做起月子來。
程迎珍沒了憂愁,又配合吃方子調(diào)理,臉色眼見的紅潤起來,蘇若錦終于有心思搞固定小攤子啦。
騾子拉著一套家活什到交好稅的巷子口攤位時,早就有人等著了。
“咦,今天的油條現(xiàn)場炸嗎?”
“是的,小官人,你要幾根,馬上好。”
一個月以來,大家都知道油條是油炸的,卻不知道原來是這樣在油中翻滾金黃燦燦,真是令人食指大動。
一個客戶似嘖了嘖嘴:“油條雖好吃,但天天吃……”言下之意,花樣太少,天天吃總會膩的。
跟來的蘇若錦早就想到了,站在邊上笑瞇瞇的。
書同一拍腦袋,“哎呀,要不是郎君提醒,我都忘了。”說罷,把一個有耳陶罐放到了生火的小爐子上,伸手揭了蓋子,下一刻一股咸茶葉香氣撲鼻而來。
“這是……”有人探頭朝陶罐看進去。
蘇若錦示意蘇大郎過去幫忙。
蘇大郎有些不好意思,紅著臉沒動。
蘇若錦快速上去,拿起長柄勺就舀了一個出來,“客官,茶葉蛋,兩文一個,要不要來兩個?”
用茶葉煮的蛋,能吃嗎?一面疑惑,一面伸手接過小娘子已經(jīng)擦試干的茶葉蛋,殼被敲過,三兩下便剝開了,張口一咬,蛋白咸香嫩滑,蛋黃咸香得家,滋味甚是不錯。
“來三個。”一個哪夠。
有人帶頭,來買早飯的客人紛紛買上一、兩個,沒一會兒,一陶罐便賣完了,幸好,蘇若錦早有準(zhǔn)備,還有一罐,讓書同趕緊搬上小爐子繼續(xù)供應(yīng)。
冬天的早晨,寒風(fēng)徹骨,為了能讓客人停留,蘇家的早飯攤子是花了心思的,是可拆的迷你小屋,對客戶開放的一面檐口裝有折疊油篷,又從檐口延伸出三尺做了面擋風(fēng)油篷墻,客戶過來買食物或是等待時就不怕風(fēng)吹雨淋。
簡直就是迷你的小鋪子。
有了攤子,早食不再賣大半個時辰,而是從卯時初賣到辰時初,也就是從早上五點賣到九點,四個小時,客人群體不再是朝庭公務(wù)員,還有附近的商戶、路過的小商小販,出來辦事的各式行人。
生意繁忙,也就意味著人手不足,光靠書同一個人已經(jīng)忙不過來,一連幾天,蘇若錦都與蘇大郎過來打下手。
“喲,蘇博士養(yǎng)不起家呀,竟然讓正經(jīng)小娘子拋頭露出,成什么體統(tǒng)?”
蘇若錦與蘇大郎在小鋪子內(nèi)打下手,打豆?jié){,舀茶蛋,還有照應(yīng)收錢,讓書同專心炸油條。
徐婆子從人群穿過來時,蘇若錦就看到了,也猜到她會出言嘲諷,書同朝小主人看了眼,想要說什么,被蘇若錦眼神止住了。
她眼一耷拉,該干啥干啥,根本不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