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京華點了點頭,也笑了笑:“好?!?/p>
隨著喜宴正酣,夜色逐漸籠罩了葉府。然而府內(nèi)燈火通明,張燈結(jié)彩的樣子還是吸引了一眾平民徘徊在府前。府門口站著兩個打扮一新的小廝,無論誰來,都會從扎著紅色絲緞的籃子里抓一把碎銀子散給眾人,若有人問里頭在干什么、是不是在辦喜事,兩人卻是微笑著不答。
不過路人雖然心中好奇,可得了人家的銀子,到底是心存了好意——不論是在辦什么,又為什么不能告訴外人,終歸是好事吧!
番外(三)
葉京華,編修一職對他來說不過是信手拈來,翰林院的前輩大多對他中狀元時寫的那篇文章嘆服,大多對他時不時溜號的行為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這日,葉京華應(yīng)葉夫人的要求,來到刑部向葉宴真?zhèn)鬟_(dá)口信。
實際上,葉京華也知道并沒有什么要緊到需要他親自去傳達(dá)的口信。葉夫人不過是找個機會想讓葉宴真勸著讓他早日成親罷了,對于這種要求,葉京華雖然心中不以為然,可十次中到底會答應(yīng)兩三次。
而這日,他人還進(jìn)沒進(jìn)刑部,就聽到一個大嗓門的聲音正在里頭吵嚷:
“王大人,您就行行好,幫我進(jìn)去通傳一聲可好?”那聲音中帶著些許焦躁,又有些強裝出來的諂媚:“這些公文都是自青州帶出來,上頭公印簽字俱在,只要能讓葉大人或者尚書大人看一眼——”
這人聲雖大,卻不算太刺耳,似乎是個年輕人,聲音中還帶著些許少年人的青澀生嫩。
葉京華眉心微蹙,頓住了腳步,站在了廊下的一側(cè)。他不喜吵鬧,準(zhǔn)備等里面鬧完了再進(jìn)去。
沒等那少年說話,里頭的‘王大人’便打斷道:“不可能。”
被這樣斷然拒絕,少年似乎是噎了噎,頓了片刻后才道:“王大人——你看著,也是對你我都好對不對?刑部應(yīng)當(dāng)也是想早點結(jié)案的——”
‘王大人’似乎是被少年磨纏得有些不耐煩了,毫不留情地道:“趙大人,我已經(jīng)跟你說過很多遍了,葉大人很忙,分不出時間來見你,更不用說是尚書大人了?!甭犉饋泶巳怂坪跏莻€慣常會捧高踩低的人,語氣中不自覺帶上了嘲諷:“更不用說刑部每日緊急的重案要案沒有百件也有數(shù)十件,趙大人未免把自己想得也太重要了。要我說啊,您不如好好當(dāng)著差,不知什么時候才輪得到您呢——”
葉京華聽到‘趙’這個姓,眉梢微微一動,抬起眼來。在王姓的刑部官員不陰不陽地說了好一大段話之后,里頭的動靜停了下來,好半天都沒有聲響,不知那少年是被說的羞臊了,或是心灰意冷。
葉京華斂下眼來,準(zhǔn)備等著人出來了再出去。同時還分出了一絲心神想,世上真有如此巧事,他才從曹濂處聽得這位趙氏的事跡,今兒就碰見了。
不過他如今官司纏身,會在刑部碰見也屬尋常。
然而就在他神思漫天之時,里頭忽然再次響起了少年的聲音:
“王主事?!鄙倌甑穆曇衾餂]了剛才那股并不適合他的諂媚,冷硬道:“我不是無事生非才天天來這兒糾纏,我早就說過多次,我是被冤枉的。若是貴司不愿意看真材實料的證據(jù),那就別怪我去宮門前敲鳴冤鼓了!貴司事忙,不愿還一個忠直的官員清白,那我只好去找圣上,相信這件事圣上不會不管的!”
少年陡然轉(zhuǎn)變的態(tài)度讓外頭的葉京華略微驚訝地挑了挑眉,里頭的王主事似是也沒想到趙寶珠會突然反擊,說的話還如此不客氣,甚至到了有點驚世駭俗的地步——鳴冤鼓是為被冤告的平民百姓所設(shè),為的是警視百官,哪里有官員去擊鳴冤鼓的?這不是活打刑部的臉嗎?
“我言盡于此,王大人自己看著辦吧!”里頭的少年硬邦邦地說。
言罷,屋里響起急促腳步聲,似是有人正急匆匆地往外走。"